巴黎会议刚落地,欧盟劈头盖脸砸出“乌克兰维和部署”方案,镜头全怼着布鲁塞尔,欧洲人开口就是要推联合部队进乌克兰,这事搁两个月前谁信?
冯德莱恩高调喊话,方案不是纸上谈兵,直接点兵点将,欧洲主导,美国给情报和技术兜底,想趁俄乌要是停火,兵马立刻进驻前线和战略节点,按她的说法,一切都在“政治议程雕刻阶段”,这口气比以往硬气多了
紧接着,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直接浇冷水,称欧盟还没这个权力,要动真格得全体同意,还得靠联合国、北约撑腰,这话一出,欧洲“谁说了算”又成了公开难题,冯德莱恩刚举旗,德法立刻拆台,欧洲防务的“老毛病”又犯了
其实这套方案底子并不空,欧盟内部去年就出炉了“Readiness 2030”计划,五年砸8000亿欧元搞军工扩产、快速部署、通信平台,明摆着给“后乌克兰安全机制”铺路,这波操作,是不是提前给自己打了个底?
8月底,布鲁塞尔、巴黎、柏林三地高层连夜开会,闭门谈判兵员轮换、指挥链、情报共享,最辣眼的是,参会国还不止欧盟,北约里非欧盟的也受邀进场,这种“拉群”模式,等于欧盟明着要扩大朋友圈,背地里却在划分谁是核心玩家
美方也没闲着,五角大楼收了国防情报局评估报告,明说自己不下地面,只给空域监控、情报支持和后勤,这次连拜登和特朗普都玩起了“变脸”,拜登继续模棱两可,特朗普突然改口,主张用承包商掺和,难道美欧真的要各玩各的?
现场流传的那张“作战部署图”,直接给乌东、南、北三大区域标红,每块设前沿哨所、机动营地、补给线,部署草案细到什么程度?连各国怎么分兵都开始盘点,欧洲人这回不是嘴炮,是真想“实操”一把
但提案没把北约当唯一框架,偏要欧盟机制牵头,必要时再和北约对接,这不就是明着搞“自主防务”?欧洲想脱美控、自己当家,北约还怎么当“老大哥”?
说到出兵,法德又互相别苗头,法国想拉个“多边安全小组”,自家部队愿意主力轮值,德国却怂了,怕出事自己背大锅,法德你来我往,这种“欧洲式博弈”熟不熟悉?
英国嘴上支持欧洲主导,实际没松口出兵,波兰说得狠,真调兵还得看俄边境怎么动,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更滑头,只愿给医疗和后勤,真正上一线,一律打太极,政治姿态拉满,实际投入“低热”,谁真掏腰包?
更神的是,关于武器级别到底上不上,法国坚持要带重武器,比利时、捷克只想轻装震慑,前置武力和后勤维稳两派死磕,部署节奏、演练模式全被拖慢,欧洲人,真能磨出一支高效维和队?
8月底,德国士兵工会直接放话,要英法德各上一万人,不然根本没威慑力,这话一传开,社交媒体全在吵“军事化欧洲”还是“军备重启”,欧洲人真准备好了吗?
法律问题也扎堆,欧盟法务委员会提醒,驻军协议、伤亡责任、司法管辖、赔偿机制,哪一样不复杂?协议没定好,随时可能被扣“非法占领”的帽子,欧洲各国,谁敢第一个跳坑?
即便如此,提案还在往前推,9月中旬准备开“维和行动协调委员会”第一次对话,连泽连斯基都要被请去做观察员,欧洲真能一锤定音?
“愿者联盟”这事,其实早在2025年3月伦敦乌克兰安全峰会就抛出来了,英国法国带头,强调联盟部队未来和平协议一签立刻进场,架构绕开北约,摆明要自己主事,英法的算盘能打响吗?
乌克兰这头积极配合,联合指挥部设在基辅附近,英法将领轮值,美军提供后端情报和装备通道,“多边安全倡议框架”其实就是“北约平替”,但内部分歧依旧,西班牙、意大利只肯送后勤医疗,波兰只肯守自己边界,联盟决策一拖再拖,真能“说干就干”?
德国没明确表态出兵,国内防务圈却不想再当“甩锅王”,呼吁德国承担“新欧洲秩序”责任,但政治现实是,德国民众和政界分歧大,不出兵是不是就等于“认怂”?
美国这边更鸡贼,总统嘴上不出兵,五角大楼和国安会却连开多轮模拟,承包商、无人机、空中预警机,技术手段一个不少,美方想用“技术入场”规避“政治入场”,难道真能两全?
特朗普8月突然改口,愿意帮欧洲推法案化,还要美企承包乌克兰战后防御设施,法国怕被美国借壳控盘,英国却欢迎美资进场,这波美欧分歧,是不是越拉越大?
“愿者联盟”现在看,框架在搭,协调难题一堆,欧洲怕拖到停火协议一签,联盟还没准备好,维和部队上不了场,乌克兰安全真能靠欧洲“自家人”兜底?
切回俄罗斯,9月初普京访华,直接拉了副总理级别团队,能源、工业、财政、数字基础设施全员到齐,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经贸磋商、阅兵观摩,普京每一站都在给外界递信号
上合峰会上,普京抛出金融独立倡议,联合货币结算、能源出口新规、多边开发银行分支,说白了就是想去西方化,靠中国市场和平台拉新经济圈,摆明了要找“替代路线”抗制裁,能走通吗?
俄中能源合作又上新台阶,“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敲定,2026年起每年6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直供中国,管线穿蒙古,直达中原,液化天然气、石油合作也同步升级,连跨境结算都不用SWIFT,直接用双边账户清算,这步棋,是不是“绕美元”新动作?
普京这次没正面谈俄乌进展,也没直接回应美欧维和部队动向,外界普遍解读为“保留模糊空间”,静观其变,等美欧棋落再做决断,普京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骑虎难下”?
这趟访华,普京签了40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战后基建、矿产开发、军民融合科技都达成框架默契,俄罗斯在西方制裁高压下,靠东方稳经济底盘,这招能撑多久?
中国在乌克兰议题上坚持中立,主张政治解决,对俄方来说,是争取国际支持、削弱美欧话语权的关键一环,普京此行要告诉世界,俄罗斯没被彻底孤立,下一步棋还在酝酿
现在问题来了,欧洲维和方案拉锯、美国技术入场、俄中经济抱团,这场“停火后的安全博弈”真能落地吗?乌克兰的是欧洲主导、美国控盘,还是俄中另起炉灶?
局面已经不是谁喊话更响、谁砸钱更多,而是看谁能把安全机制、经济走廊、产业重构一环扣一环地落到实处,三方博弈,哪边的底气更足?谁能先扛到对方松手?
局势胶着,底牌还没全翻出来,谁会先“抢跑”?谁会被拖进“新冷战”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