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的味儿又来了,这次你还敢跟吗?
说到中国股市,那可是血泪交织的地方,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牛市”了,尤其是那两回让人刻骨铭心的大场面。2007年,上证指数窜到6124点,大爷大妈端着保温杯聊的不是跳广场舞,而是炒股赚了几万;2015年,互联网金融风头正劲,杠杆加得一个比一个猛,结果行情一转身,很多人腰子都赔进去了。但风水轮流转,这次的行情似乎又让人闻到了牛市的味道。
大伙都摩拳擦掌,希望从历史中找点规律看明白现在行情该怎么走。那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这轮牛市里,藏了多少“故事”和“坑”。
首先,经济情况无疑是这轮牛市的底气之一。咱国家的GDP增速开始回来了,企业赚钱的能力也似乎被拉回了正轨。制造业的PMI好几个月都在荣枯线以上,这说明工厂老板们连泡澡的时间都得挤,订单多得忙不过来。经济暖了,企业活了,股票市场自然就有了向上的动力。
再看货币政策,这是股市这轮冲劲的另一个手段。央行最近是个名副其实的“慈善家”,降准、降息轮番操作。降准是啥?就是让银行手里钱多点,能借出去的也多;降息又是啥?就是让大家借钱成本低点,炒股不至于借一万还十万。这下可好,市场里的资金充沛得跟水漫金山似的,这滋味,自然就有点像牛市的味道了。
还没完,估值这事,也成了大家眼中牛市起飞的重要依据。和2007年、2015年那“天价行情”比,现在A股的整体估值还挺“亲民”。不少股票压根没被发现,便宜得你经常怀疑老板是不是标错价了。这种时候,业界人士常说:“,这就是给上涨留空间!”
至于牛市里的“技术派”,也有“波浪理论”张罗着。据他们算,这轮是标准的“主升浪”,乐观点儿能冲到8000点。听着是不是很心动?但冷静下来一想,震荡也好,“加速助攻”也罢,这个8000点有多远,恐怕连用圆规画图的专家也不一定说得准。
当然了,股市这东西从来就不是日光浴,下了水才知道冷不冷。先说国际局势,有啥风吹草动,市场就容易跟着抖一抖。贸易上的摩擦,地缘冲突的阴影,都会让资金找个地方躲,比如黄金或者美元,而不是留在冒风险的股票市场。另外,咱们国内这边,某些行业随政策或者消费习惯变化突然冷淡了,其相关股票也扛不住太大折腾。
所以,虽然牛市的迹象看着挺美,很多人也巴不得赶紧跑步入场,但咱们可别再一头扎进股市,傻乎乎地学2015年那阵儿瞎加杠杆。老话说得好,“希望越大,风险越大”,凡是想着翻倍的人,心里都得先做好腰斩的准备。
股市看似是个捡钱的地方,但它捡的不是韭菜轻轻松松赚的钱,而是理性的判断和风险控制能力。试问,每当大盘向上冲,大家欢声笑语涌入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那个跑得快的,还是最后排队买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