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储能电芯争夺战:全球抢货背后的产业链博弈

发布日期:2025-10-11 04:54 点击次数:99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储能电芯争夺战:全球抢货背后的产业链博弈

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新能源领域上演。不是枪炮,是电芯。不是战场,是全球储能市场。

爆单的真相

工厂生产线昼夜不停。工人三班倒。订单排到年底。这不是虚构场景,是2025年储能电芯行业的真实写照。

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达258GWh,同比增长106%。中国储能电池出货252GWh,全球占比惊人。需求爆发如此猛烈。供应链始料未及。

“向电芯厂催货成了日常。”一位头部储能集成商采购负责人坦言。4月、5月订单集中交付。产能吃紧。货不够分了。

谁在主导市场?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十强企业,首次全部由中国企业包揽。市场份额集中度高达91.2%。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海辰储能……这些名字统领着赛场。

韩系厂商节节败退。三星SDI和LG新能源从2023年的第六、第八跌至2024年的第十、第十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由中国企业主导。成本优势明显。韩国企业尚未准备好大规模生产。

技术迭代加速

大容量电芯正成为行业新标准。

以314Ah为代表的“300Ah+储能电芯”在全球大储市场单季度市占率已接近50%。而下一代“500Ah+大容量电芯”的量产时间表也已明确。宁德时代587Ah电芯、亿纬锂能628Ah Mr.Big等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进入量产阶段。

电芯不是越大越好。安全、寿命、可靠性更关键。系统集成匹配性至关重要。

海外需求激增

海外市场成为最强增长引擎。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海订单超120GWh。欧美业主需求占比达73%。

宁德时代签下南亚2.2GWh最大光储项目。海辰储能签约沙特重大储能项目,总规模达1GW、4GWh。中东、智利、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项目批量落地。

但贸易壁垒也在增加。部分国家出台关税措施。制约中国储能产品出口。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建厂、技术授权等模式规避风险。全球化布局成为必然选择。

投资逻辑重构

结构性紧缺背景下。行业分化加剧。

具备技术壁垒、海外渠道及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单纯“以价换量”的时代正在结束。价值竞争成为主流。

储能行业需坚持“技术溢价”。避免“价格战”等内卷式竞争。构建良性生态是当务之急。

未来何去何从?

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预计达392GWh,同比增长25%。增长确定性高。但挑战并存。

长时储能趋势明显。4小时及以上系统应用增多。这对电芯的低温性能、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成为客户关注焦点。

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线也在加速发展。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企业需要持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结语

电芯争夺战背后。是能源转型的必然。也是技术实力的较量。

产能可以扩建。订单可以争取。但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积累。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行业龙头。关注技术领先企业。或许是分享储能增长红利的明智之举。

但记住: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