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为什么一到暑假, 教师都在四处旅游?

发布日期:2025-07-15 01:47 点击次数:139

每年一放暑假,朋友圈就开始热闹起来。

精致的穿搭,绝美的风景,老师们总算有机会放下粉笔,去看看山河远阔、烟火人间。

但这份短暂的轻松,却常常换来一句话:“你们老师假期多,真爽!”

说实话,这话一听,真的挺扎心的。

01、老师的假期,真的是假期吗?

在大家眼里,老师一放假就等于彻底放松、自由安排,似乎成了带薪旅游者的典范。

但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暑假不过是我们喘口气的“续命期”——

备课、培训、进修,甚至不少人还要参加各种检查、会议、巡河。

还有很多老师暑假刚开始,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做体检、看病。

有的老师平时硬撑着上课,连感冒发烧都得扛着,

等到放假了,才能真正去医院排个队,把身体的问题一一处理。

更让人心酸的是,不少老师还要带着家里的老人一起去看病。

家里老人本来也该早点去检查、治疗,

可为了不打扰咱们的工作,愣是拖到了暑假才开口。

想到这里,真的让人心里发酸。

这哪是什么轻松的假期?

更像是一场集中修补身心的战斗。

所以,有些老师出去旅游,哪怕就那么短短一周,也不敢轻易晒朋友圈。

不是怕炫耀,而是怕被误解,怕被道德绑架。

02、不发朋友圈,也成了职场自觉

你有没有被提醒过:“最好别发旅游照片,影响不好。”

其实,老师也是社会人,不是在讲台上的时候才有身份,离开讲台也有自己的生活。

可现在的现实是——

哪怕是一年就出去玩一次,甚至几年才旅行一回,

只要发个朋友圈,立马就可能被扣上一顶影响师德师风的帽子。

更别说有些学校领导直接把这事上升到政治高度,

发个旅游照也能被温馨提示一番。

这一切,让很多老师只敢偷偷分组可见,朋友圈的自由成了奢侈品。

这真的是我们愿意的吗?

不是啊,是怕!

怕别人说我们太“享受”,怕被家长、社会误会,怕领导借题发挥。

03、我们不是想低调,是不想被误解

有人说:你们老师一年有三个月假期,已经够好了。

可我们知道,那三个月是假的吗?真有这么多时间吗?

懂得都懂。

甚至可以说,是用九个月的生命硬换来的喘息时间。

家长都知道,一两个孩子放暑假在家,都快崩溃了。

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上百个学生,是在长期高压下斗智斗勇的群体。

不趁假期调节一下身体和心情,我们真的撑不住。

很多老师背着慢性病,忍着疲惫硬扛。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老教师,常年手抖,医生早说不能再劳累,

但他依旧一笔一划批改作业、板书讲课,一直撑到快退休。

这种人,如果连一个暑假的小小旅行都不能好好享受,那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04、如果我们连休息都不敢被看见

我们教学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了解世界、感受生活。

但我们自己却连休个假都要夹着尾巴做人,这是多么讽刺的事。

尤其是语文老师,历史老师,走一走课本里提到的地方,

拍个视频、拍张照给学生看看,比课本空讲有用得多。

可我们真的要因为怕被误会,就把这些体验都藏起来吗?

难道只有老师不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不可以享受一点点生活的仪式感?

我们用自己的工资消费、拉动内需,既合法也合情,为啥要受这种舆论审判?

我们不是不愿意约束自己,但不能任由师德变成一个大箩筐,什么事都往里装。

老师也有人性,也有疲惫,也需要一份人间烟火的慰藉。

所以——

发不发朋友圈,是自由;

出不出门旅游,是选择。

但请别再用道德的放大镜去审视一个在假期里想休息一下的老师。

我们也只是普通人,只是愿意为学生付出的那一类人罢了。

亲爱的同行们,愿你这个暑假里,

能做点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事,哪怕只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发不发朋友圈无所谓,关键是你有没有好好对自己好一点。

等开学了,我们还是那个认真负责、陪学生冲刺的你。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