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贸易再出狠话,155%关税真能压垮中国?
2025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公开放话,说现在的中美贸易“光对中国有好处”,自己这边吃了大亏,实在忍不了。前总统特朗普更狠,直接撂下狠话: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55%的关税。这话听着吓人,但真要落地,恐怕没那么简单。
去年中美贸易总额高达6882.8亿美元,你来我往的买卖做得热火朝天。中国出口的“新三样”——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去年增长了28%,势头正猛。反观美国这边,曾经靠大豆赚中国钱,结果今年9月对华出口直接归零。不是中国不买,而是美国自己种得少、价格高,加上政策反复,农民都懵了。
中国手里也不是没牌。全球七成以上的稀土产能攥在自己手里,这玩意儿是高科技、军工、新能源车都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美国想绕开中国搞替代,短期内根本做不到。更关键的是,中国这几年在WTO框架下打官司、搞反制,越来越有章法。你加税,我就精准回击;你搞封锁,我就找新市场。东盟现在成了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技术上也在拼命补短板,芯片、操作系统这些“卡脖子”的地方,慢慢有了自己的东西。
美国自己内部其实也吵得不可开交。一边是政客喊打喊杀,要“脱钩断链”;另一边是企业、农民、消费者叫苦连天。关税这东西,听着是打别人,其实最先疼的是自己。进口商品涨价,超市货架上的东西贵了,老百姓日子不好过,通胀压力又来了。美联储刚压下去一点的物价,可能又被这波关税给拱起来了。
谈判桌上,双方可能会在某些非核心领域松松口,比如农产品、日用品之类,做个姿态缓和一下气氛。但像半导体、AI、高端制造这些关键领域,美国不会轻易让步,中国也不可能退让。两边都清楚,这场博弈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拉锯。
有人觉得155%的关税是吓唬人的,毕竟真要全面实施,美国经济自己先扛不住。但也有人担心,政治情绪一旦上头,理性就靠边站了。特朗普明年要是真重返白宫,这种极端手段说不定真会试一把。可问题是,时代变了,中国不再是二十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挨打的贸易新手。你出招,我拆招;你封锁,我另辟蹊径。
这场贸易战打到现在,早就不是谁压垮谁的问题,而是谁能撑得更久、转得更快。美国想靠关税逼中国低头,恐怕打错了算盘。中国也没打算硬碰硬,而是用市场换时间,用技术换空间。
参考资料: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贸易数据、美国农业部出口报告、WTO争端解决机制公开文件、国际能源署稀土供应链分析。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