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的救援危机早已变成这次冲突中最扎眼的一部分。据联合国的统计,那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连续好几天没吃东西,96%的居民都面临着饥饿的危险。
这场席卷而来的大灾难,给巴以冲突敲响了警示钟。内塔尼亚胡那硬邦邦的应对措施,未来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你怎么看?
一、军事豪赌下的权力博弈
内塔尼亚胡的占领策略可不是一时兴起的。7月31日,他当天就公开说过,加沙一战结束后,得由以色列彻底掌控,而且还敢放话说,战争要“打到赢为止”。
当军情部门报告哈马斯还掌握着地下隧道网的时候,8月5号的安全会议上,总理当场下了死命令,得制定出个“彻底征服加沙区域”的详细计划,要求从北部的缓冲地带着手,逐步把整个地区一点点吞噬掉。
以色列军方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就接踵而至,总参谋长扎米尔直接警告说,现有兵力根本扛不住长期占领这个事儿,想彻底清除哈马斯的基础设施,可能得耗上好几年。
极端右翼的财长斯莫特里奇在推这个“加沙里维埃拉”度假区的方案,打算把沿海一带改造成犹太人居住的地方。
以色列的摩萨德、辛贝特以及军事情报局这三大情报机构的在职前局长们,罕见地齐聚一堂发出了声音。他们指出,这场冲突正在逐步削弱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和民族认同感,还批评现任政府藏在自己编织的谎言背后,毫无作为。
在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讲话中,他承诺会帮加沙的民众摆脱哈马斯的暴政。不过,特拉维夫街头,家人为被扣为人质的亲人举着照片大声喊叫,而内塔尼亚胡则下令全面开战。这对于那些仍被哈马斯控制的人质来说,无异于判了他们的死刑!
目前,仍有49个人质被绑在加沙,而其中据说已经有27个不幸遇难。随着军事行动逐渐逼近关押地点,这些人质随时可能面临被处死的风险,真是让人揪心!
二、饥饿战术与人道灾难的系统性根源
关于加沙的人道危机,真的是令人毛骨悚然。联合国的报告指出,从五月下旬开始,差不多有1400名巴勒斯坦民众在寻求援助的路途上遇难,就在七月的最后两天里,死去的人数就超过百人,场面挺令人心碎的。
在靠近由美国和以色列背后的私营组织“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负责的物资发放点附近,竟然有859人遇难。而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发放点竟然被故意安排在了军事缓冲区里。
关于饥荒武器化的证据链逐步变得明朗,以色列有计划地拆除了加沙的供水设施、面包店以及粮食仓库,显然是想蓄意让当地的生活环境陷入崩溃状态。
有超过2.2万辆的援助卡车在边境被挡住了,结果每天只能有少数车队获准通行,远远低于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500到600辆。
在国际关注度逐渐减弱的那几天里,死亡人数达到了高峰,特别是从周三到周五这段时间,儿童的死亡比例一直保持在31%到33%的区间,展现出明显的“工业化屠杀”趋势。
在汗尤尼斯废墟里,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在挖出最后几袋面粉的时候,旁边围观的孩子们肋骨在破旧的衣服下面明显可见。
一位叫吉汗·库兰的母亲哭诉的声音在网络上传开,加沙的居民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吃到面包了。这些画面成了压垮国际社会忍耐底线的那根最后一根稻草。
三、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外交海啸
就在以色列的推土机逐步逼近加沙边境的同时,联合国总部联系处传来一股不同寻常的劲头,一场外交上的变革正悄然形成。
7月29日,英国首相斯塔默放出了史无前例的警告,要是以色列不赶紧停止加沙的血腥局势,答应不吞并西岸的话,英国打算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加拿大总理卡尼也跟着宣布了相同的方案,至于法国呢,联手安道尔、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的外长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呼吁全世界一起来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动。
这次外交震荡,其根源可以说是由内而外的推力推动的,社交平台上传播的加沙悲惨情景,让欧洲民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德国外长直言不讳地表示,以色列的做法“完全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坦率地承认,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带来了“历史上的不公正”,同时也表示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份“历史责任”。
与此同时,西方的盟友们跟美国之间的裂痕越挪越大,法国也特别表态,要在巴以问题上“跟美国拉开点距离”。
7月29日,沙特和法国联手主持了一场联合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纽约宣言》顺利获得通过。包括17个国家在内,欧盟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全部成员,大家都一致支持依据1967年边界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方案。
当巴勒斯坦国旗第一次飘扬在欧盟总部大楼上时,外交界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倒下了。目前,已经有147个国家正式承认了巴勒斯坦,预计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或许还能迎来第二轮承认的热潮。
四、三重绞索下的战略困局
内塔尼亚胡的军事行动看起来像是在往一个危险的深坑里跳,搞得以色列似乎陷入了一个致命的陷阱中。在加沙的废墟上,所谓的军事占领幻影开始出现裂缝,真是让人担心啊。虽然以色列军方声称已经打败了95%的哈马斯领袖,但火箭弹还是不断从北部向以色列城镇袭来,局势真是越发紧张乱套了。
哈马斯现在玩起了“废墟游击战”的招数,最新的声明里也特别强调了,要是不能搞出个把耶路撒冷作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他们决不投降放下武器。
以色列如今可真是三头缠身啊,每个月为了打仗得花掉27亿美元,财政赤字也创下了新纪录。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一模拟,结果显示,长时间占领的话,军费开销还会攀升到GDP的8.2%的高位。
随着军事冲突的升级,以色列的压力也跟着猛增,要实现全面占领的话,得再调动3万兵力。而在北部边境,黎巴嫩真主党不断出击,引发了不少伤亡,形势可真是不容小觑。
而且,国际社会对内塔尼亚胡的忍耐程度也在逐渐减弱,欧盟在7月29日暂停了以色列加入“地平线欧洲”科研项目,国际刑事法院可能也会对他发出逮捕令。
埃及总统塞西在8月5日发表的声明真是意义非凡,他直言以色列的战争“超出了任何理性和正当的范围”,已经演变成“一场造成饥荒、几乎种族灭绝的战事”。
当昔日的老朋友开始弃你而去,以色列的被孤立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8月6日,法国的运输机把40吨医疗物资空投到了加沙,同时由约旦和沙特领衔的17国联军也开始了“希望走廊”行动,多个国家的军舰在地中海集结,护送救援船队。看到这些举动和内塔尼亚胡的占领令一比,还真挺惨烈的。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汗最新发表声明时提到,故意剥夺基本生活资源的行为,有可能被认定为战争罪。
在荷兰宣布两位以色列部长为“不受欢迎的人”并禁止他们入境以后,德国外长带着撤军时间表赶赴特拉维夫,看来以色列的决策大门也正在慢慢关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