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这块出奇的大“飞地”到底啥来头
你看,当今打开世上地图,阿拉斯加那块地儿蛮扎眼,俺觉得根本像个大黑点似的
这块地是在美国最北边,跟本土不挨着,像个孤零零的飞地,嵌在加拿大旁边,面积一共差不多有171万平方公里
比两个乌克兰还要大得多
你说这块地啥时候变成美国的一部分的
其实还得追溯到1867年,那会儿俄罗斯居然花了720万美元
你想,720万美元放在当年,那就是个天价,但放到每平方公里,才4块多美元,根本像在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儿
你说俄罗斯当年为什么要把这么一块大地卖出去
他们一直对土地都蛮看重,从莫斯科公国起,就不断在往周边扩张
怎么偏偏把这么一块肥肉拱手送人
这事儿,听着真是匪夷所思
★ 俄国当年在冰封之地的烦恼和苦衷
先说说那会儿俄罗斯的境况,1853年到1856年,他们跟英国、法国打了场克里米亚战争
那会儿,俄罗斯的士兵死了五十多万,国库也是被掏空,损失了快8亿卢布,光是黑海舰队打没了
连在巴尔干的势力都保不住
你想想,老厉害了,那会儿的俄罗斯
这场战争一折腾,俄罗斯的国力大伤元气
国际上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这时候,阿拉斯加就变成了个“烫手山芋”似的东西
离俄罗斯本土太远了,隔着白令海峡,从莫斯科坐船过去,要是顺风顺水,也得半年多,碰上风暴啥的
你想,那时候没有飞机也没有电报
在阿拉斯加,俄国只建了个15个定居点,总共才三百多常住人口
连个像样的守军都凑不出
更要命的是,英国盯着这块地,那时加拿大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跟阿拉斯加就隔着一条边界线
克里米亚战争刚结束,英国正打算趁机搞点事,要是派兵占了阿拉斯加,等于在俄罗斯东边插了把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晚上都睡不好觉,心里头打鼓:这地方
★ 从毛皮帝国到赔钱坑,俄罗斯一开始还舍不得卖
你知道
俄罗斯一开始也不想把阿拉斯加卖掉的
1741年丹麦人白令发现了这块地,俄罗斯就派人过去占了,到了1784年,在三圣湾建了第一个据点
还成立了个“俄美公司”专门管这块地的事儿
那会儿,靠毛皮贸易发大财,海狸皮、狐狸皮在欧洲特受欢迎,俄美公司那会儿一年能赚150万卢布
海狸猎得差不多了,毛皮产量一年比一年少,到1830年,公司不光不赚钱
更糟的是,美国的商人偷偷摸摸跑来抢生意,要么走私,要么贿赂俄罗斯官员,到1860年
阿拉斯加的毛皮买卖几乎全美国人占了
这一来一去,俄罗斯的经济日子越过越难
克里米亚战争一结束,俄罗斯的财政彻底扛不住了
为了还债和重建军队,沙皇不得不印钞票,结果引发了国内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这时候,再看阿拉斯加,根本是个无底洞——每年得花15万卢布派兵、派人管理,连点好处都没捞着,还要赔钱
这时候,财政大臣天天跟沙皇念叨:留着这地方就是赔钱
欧洲那些国家要么是对手,要么对这块“冰天雪地”的地方根本不感兴趣
磨叽到最后,俄罗斯琢磨来琢磨去
第一,跟英国不对付,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等于在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跟俄罗斯本土之间插了个楔子,英国想打过来得先过美国这一关
第二,那个时候,美国刚打完南北战争,跟俄国之前曾偷偷派舰队支持北方,有点关系
★ 美国人也不干示弱,开始“抢地盘”了
说到美国
美国那会儿刚打完南北战争,国内百废待兴,720万美元在当时能修好多铁路、盖好多工厂
干嘛要花那么多钱去买块大冰箱
报纸上天天骂西沃德,说他“花纳税人的钱买块只有爱斯基摩人住的破地”
不过,西沃德这个人还算有点远见,他觉得阿拉斯加位置,往北能到北冰洋,往西对着亚洲
可大多数美国人都不这么想,觉得这块地冷得要死,没啥用
其实,阿拉斯加那会儿还算是个“冷冻仓库”
1867年3月,两边开始正式谈判
美国当时只愿意出500万,俄罗斯代表急了,差点说:“再少一分钱我们就不卖了
”经过三天激烈的磋商,双方最终定在720万美元
签合同那天,俄罗斯还特意加了一条:要在10个月内付清钱
美国国会当时拖拖拉拉,迟迟不批钱,俄罗斯又着急用钱,只能偷偷塞点好处费给议员们
最终拿到了703万多美元
说实话,俄罗斯还少了点钱
1867年10月18日,阿拉斯加正式变成了美国的领土
那天后来成了“转让纪念日”,谁都没想到
这个“天价买卖”后来让俄罗斯悔得肠子都青了
★ 阿拉斯加的未来,远比当年买卖时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刚开始,美国对这块地其实也没怎么上心,觉得冷得要死,又偏远
但直到1896年,消息传开,说这里发现了金矿
整个美国都跟着发疯似的往这跑
短短十年,金子就挖出来1.5亿美元,差不多是买地钱的20倍,特朗普的老爷爷当年还在这里开旅店、卖吃的
这还没完,进入20世纪后,阿拉斯加又发现了大油田,1968年在普拉德霍湾发现的油田,轻质油就有12亿桶
后来还探明了25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你说,这地方变成了个“金矿”
每年靠卖石油和天然气,能给美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收入
渔业更是厉害,白令海可是世上级的鱼场
年产的鱼能卖上百亿美元
而且,战略位置更是无比重要
像二战时,日本曾试图占领阿留申群岛,美军正在这儿设了防线
冷战时期,美国在这里建了好多军事基地,导弹对着苏联
1959年,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第49个州,现眼下,人口也达到了70多万,人均GDP超过7万美元
★ 俄罗斯的心情,想想都不是滋味
你想,俄罗斯坐在对岸
普京曾经说过“俄罗斯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但阿拉斯加这块“多余”的地
眼下变成了美国的“宝贝”
随着北极冰盖逐渐融化,阿拉斯加的价值越来越明显
俄罗斯想在北极分一杯羹,可偏偏阿拉斯加归了美国
像个大屏幕上的“坏角色”
有人还传出消息,说俄罗斯曾打算花1000亿美元把这块地买回来
早就不是钱能衡量得了的了
除了大国的角逐,还有一群被忽略的人——那就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
因纽特人、阿留申人在这儿住了上万年,从未有人问过他们要不要卖地
直到1971年,美国才立法还给他们4400万亩土地,赔偿了9.6亿美元
但沿海的渔业资源还是被美国政府牢牢攥着
眼下,原住民还在为权益奔走打官司
★ 结尾:这块“冻土地”的故事,还会继续演下去
反正,看看这片比两个乌克兰还大的土地,从当年无用的冰原变成今天的战略要地
背后隐藏的故事比电影还精彩
眼下冰雪还在慢慢融化,大国在北极的争夺也变得越发激烈
谁都没想到,这块“冷冰冰”的土地
竟然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未来,就...来说它的故事,估计还得好几年被人传来传去
真是挺让人感叹的,想想当年俄罗斯要不是卖了
今天的局势会不会完全不一样
这事儿,咱们闲聊也能说上一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