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的一声,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宁静被彻底打破。
爆炸声接连响起,整座城市瞬间陷入恐慌。
消息很快传开,以色列承认发动了空袭,目标是藏身多哈的哈马斯高层。
这事儿一出,大家心里都犯嘀咕:以色列疯了吗?
这可是卡塔尔,美国的盟友啊!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美国真不知情?
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色列这次空袭,已经是短时间内对第四个国家或地区动手了。
从巴勒斯坦到黎巴嫩,从伊朗到卡塔尔,以色列的“铁拳”似乎无所顾忌。
卡塔尔可不是软柿子,它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驻有美军基地,还积极扮演着调停者的角色。
可这次,以色列偏偏挑了它下手,这事儿背后肯定不简单。
以色列敢这么干,背后没美国撑腰,谁信?
历史证明,以色列的关键行动,几乎都离不开美国的点头。
这次空袭,据传以色列提前向美国打了报告,得了“默许”才动手。
可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刻划清界限,表示提前不知情。
白宫也赶紧表态,对发生在多哈的爆炸感到很糟糕。
这话说得漂亮,可谁信呢?
卡塔尔的防空系统为何没启动?
美军为何没反应?
这些问题,答案显而易见。
本来,哈马斯代表团是去多哈谈判的。
他们和卡塔尔方面正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停火想法,桌上甚至还有特朗普政府的协议草案。
结果,炸弹直接把谈判桌掀翻了。
以色列是不是压根就不想停火?
它更希望通过军事方式压制哈马斯,而不是让外部力量来左右局势。
这种态度,直接让卡塔尔的调停努力打了水漂。
美国在这事儿里,真不知情?
别逗了。
冲突越大,美国介入的空间越大,手里的筹码也就越多。
军售、防务合作,这些可都是特朗普眼里的“肥肉”。
他看重的不是局势稳定,而是如何从中捞到钱。
很多人觉得讽刺,一边是硝烟弥漫,一边却有人数钞票。
所谓的“大国政治”,居然建立在鲜血和混乱之上。
卡塔尔这次被打得很被动。
一方面,它有美国驻军,不可能直接和以色列硬碰硬。
另一方面,它又想在地区事务中发挥调停作用。
这次首都被炸,调停者的身份严重受损,未来再想组织巴以对话,恐怕难度更大。
换句话说,卡塔尔的中东影响力被削弱了。
连卡塔尔这样的国家都能被以色列轰炸,那么美国的武器,到底是为了保护本土国家的安全,还是为了给美国的盟友“开绿灯”?
答案显而易见。
这场空袭打断了谈判,等于在本就脆弱的和平努力上又踩了一脚。
以色列的选择说明,它不愿意让局势降温,美国则乐于在混乱中获利。
结果就是,巴以冲突很可能继续拖长,甚至波及更多国家。
中东老百姓渴望的安宁生活,又一次被推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