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大学生张强被比特币的神秘光芒点燃,怀揣对技术的赤诚信仰,他毅然投身这片未知领域,借钱购入比特币。
然而,家人的激烈反对、亲友的冷嘲热讽如潮水般涌来,父亲甚至斥他“痴人说梦”,险些导致家庭破裂。
十四年风雨兼程,张强在财富的巅峰与谷底间颠簸,情感的起伏与低谷中淬炼,却始终坚守技术初心。
如今,他重返故乡,打开尘封已久的比特币钱包,屏幕上闪烁的数字让全场鸦雀无声。
这串数字背后,究竟是震慑人心的财富奇迹,还是意想不到的命运转折?
一段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01
时间回到2008年10月31日的深夜。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宿舍里,张强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布满血丝,屏幕上是一份刚发布的文件——《比特币: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又熬夜搞啥呢?”舍友王磊推门进来,看到张强还在电脑前。
张强头也不抬地说:“你看看这个,中本聪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想法。”
“中本聪?日本人吧?”王磊凑过去瞟了一眼,“这英文写的啥玩意儿?”
“简单说,就是不用银行、不靠政府,人和人直接用数字货币交易。”张强转过身,眼神里透着兴奋。
王磊翻了个白眼:“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钱怎么可能不要银行?没政府管,那还不乱了套?”
张强知道多说无用,作为计算机系的学生,他比谁都清楚这项技术的意义,区块链、哈希算法、分布式账本,这些在他脑子里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金融世界。
接下来的几个月,张强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研究比特币上,他在网上论坛里和全球的程序员们热烈讨论这个新奇玩意儿。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网络正式上线,张强用宿舍的破电脑开始挖矿,看着数字一点点增加,他心里充满了期待。
“张强,你最近咋老神神叨叨的?”室友赵刚担心地问,“上课也心不在焉的。”
“我在搞一个项目。”张强简单答道。
“啥项目?”
“比特币挖矿。”
赵刚一脸懵:“挖啥矿?”
张强耐心地讲了半天比特币的原理,结果换来室友们一阵哄笑。
“你确定这不是游戏里的虚拟币?”赵刚摇头,“现在网上骗子多,你可别上当了。”
“听起来就像传销嘛。”另一个室友也插嘴。
张强没争辩,他知道,真正的机会往往被大多数人误解,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最初都被当做笑话。
但时间一长,张强发现挖矿赚的越来越少,而比特币的价格开始有点波动,他意识到,如果真相信这东西,就该直接买,而不是光靠挖。
问题来了,他没钱。
02
2010年春节,张强揣着忐忑的心情回了湖南老家的小县城。
张爱国是县里一家工厂的技工,刘芳在小学教书,这普通家庭供个大学生已经很吃力了。
“儿子回来啦!”刘芳高兴地迎上来,“学校里还习惯吗?”
“挺好的,妈。”张强挤出个笑。
晚饭桌上,一家人聊得热乎,张爱国难得开了瓶酒,和儿子聊起学校的事。
“明年就大四了,有啥打算?”张爱国问。
“我想试试创业。”张强小心翼翼地说。
“创业?”刘芳有点慌,“你一个学生,创啥业?还是老实读书,毕业找个安稳工作吧。”
张强深吸一口气,决定摊牌:“爸妈,我发现了个特别有前景的投资机会。”
张爱国放下酒杯,皱眉:“啥投资?”
“比特币,一种数字货币。”张强尽量用简单的话解释,“这是一种新货币,未来可能会取代传统货币。”
“数字货币?”张爱国的脸立马拉下来,“那不就是游戏币吗?”
“不是的,爸,这是基于密码学和网络技术的真货币,有稀缺性和价值。”张强急忙解释。
张爱国越听越火大:“胡扯!世上除了人民币、美元,还有啥货币?你是不是被网上骗子忽悠了?”
刘芳也急了:“儿子,妈听说网上骗子可多了,专骗学生,你可千万别上当!”
“我没上当!”张强努力保持冷静,“这真是革命性的技术,现在投,将来回报会很大。”
“革命性?”大伯张建华正好来串门,听到这话冷笑,“小强,你还是个学生,懂啥技术?专家都没说这玩意儿有用,你个毛头小子能看啥门道?”
饭桌上的气氛越来越僵,张强看着家人怀疑的眼神,鼓起勇气说出真目的:“我想借5万块钱投这个项目。”
“啥?!”张爱国猛地站起来,差点把桌子掀了,“5万?你知道5万是啥概念吗?那是我干三年不吃不喝的工资!”
刘芳吓得脸都白了:“儿子,咱家哪有5万啊?再说,你咋能把钱投到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上?”
“妈,比特币不是虚的,它有技术支撑和价值逻辑,现在1个比特币才几分钱,我相信它会大涨。”
“几分钱?”大伯更不屑,“你花5万买这破玩意儿?张强,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张强想再解释区块链的厉害,可换来的只有更多的质疑,在家人眼里,他就是个被骗子洗脑的学生,想拿家里的血汗钱打水漂。
“你给我听着!”张爱国指着儿子,气得发抖,“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不是让你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敢拿家里的钱买比特币,我就跟你断绝关系!”
“爱国,别这么说孩子。”刘芳赶紧劝,可眼泪已经掉下来。
“妈,我真没被骗。”张强眼眶红了,“我只希望你们能信我一次。”
“信你?”张爱国吼道,“信你败家?信你把我们的钱扔水里?”
那天晚上,张强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抬头看满天星星,邻居家的电视声断断续续传来,而他家却安静得像坟墓。
他知道家人是为他好,但他更清楚,这个机会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
03
回到学校,张强陷入两难,家里不给钱,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王磊,能借我1万块吗?”课间,他找到舍友。
“啥?”王磊以为听错了,“你要1万干啥?”
“买比特币。”张强老实说。
王磊差点笑喷:“张强,你是真疯了还是装疯?借1万买那种虚拟玩意儿?”
“不是虚拟的,是数字化的,不一样的。”张强解释。
“我管它啥化的。”王磊摆手,“你要缺生活费,我借你几百,1万买那东西?想都别想。”
张强吃了闭门羹,但没放弃,他开始联系高中同学、大学朋友,甚至认识的学长。
“阿杰,我有个投资项目,回报很高。”张强给高中同学周杰打电话。
“啥项目?”周杰问。
张强在电话里讲了半天比特币的原理和前景,周杰听完沉默了好久。
“兄弟,这听着像传销啊。”周杰最后说,“你确定没被忽悠?”
“我没被忽悠,这是历史性的机会。”张强坚持。
“算了吧,我刚上班,哪有钱投这个,再说,你爸妈都不支持,说明这事不靠谱。”周杰拒绝了。
接连被拒十几次,张强开始怀疑自己,但他一读比特币的技术文档,看到那些精巧的算法设计,信念又燃了起来。
这时候,他想到表哥张峰。
张峰比张强大五岁,在广州做程序员,算是家里最有见识的人。
“峰哥,我想跟你聊个投资项目。”张强专门坐火车去了广州。
在一家咖啡店,张强打开电脑,详细展示比特币的技术原理,张峰认真听,不时问些技术问题。
“这个点对点网络确实挺有意思。”张峰沉思,“但你觉得它真能成?”
“我相信技术的力量。”张强认真说,“区块链解决了数字货币的重复支付问题,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张峰看着堂弟认真的脸,犹豫了,作为程序员,他明白这技术的先进性,但作为投资者,他也知道风险。
“小强,比特币听起来有创新,但5万块风险太大了。”张峰说。
“峰哥,我保证这不是骗局,现在全球程序员都在关注这个。”张强恳求。
张峰想了半天,说:“这样,我借你3万,但有个条件。”
“啥条件?”张强紧张地问。
“如果一年后亏了,你就老实读书,别再搞投资,如果赚了,我要20%的利润。”张峰说。
张强立刻点头:“行,我答应!”
拿到3万块的那个晚上,张强激动得睡不着,他马上在网上找到比特币交易平台,买了一堆比特币,小心翼翼存进钱包。
看着钱包里的数字,张强心潮澎湃,他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场改变世界的革命。
可好景不长,消息传到家里。
“你这败家子!”张爱国在电话里咆哮,“你真敢借钱买那破玩意儿?你是要气死我?”
刘芳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儿子,你咋这么糊涂?3万块要是亏了,你让妈怎么面对你表哥?”
张强想安慰妈,可电话里只有哭声和爸的骂声。
“你听着!”张爱国下了最后通牒,“从今天起,你不是我儿子,啥时候把钱还回来,啥时候再回这个家!”
电话挂断,宿舍安静得吓人,张强盯着比特币钱包,心情复杂得说不出话。
那一夜,他在日记里写:“也许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错了,我承担后果,对了,这会改变我的人生。”
04
2010到2011年,比特币开始有了价格,从几分钱涨到几美元,张强的投资账面上有了点盈利。
但这盈利像过山车,时而暴涨50%,时而猛跌30%,这种刺激让张强明白了啥叫高风险投资。
大四那年,同学们忙着找工作,张强也投了简历,但面试时总忍不住提比特币。
“你对新技术感兴趣?”一家公司的面试官问。
“是,我一直在研究比特币。”张强说。
“比特币?那是啥?”
张强兴奋地讲了十几分钟,面试官听得云里雾里,最后说:“我们会考虑的。”
结果自然没下文。
“张强,你是不是有毛病?”王磊看着又一封拒信,忍不住说,“面试你就不能正常点?非提啥比特币?”
“我觉得得诚实。”张强无奈。
“诚实个屁!你这样下去毕业就失业!”王磊骂道。
张强知道他说得对,但他没法违背内心,比特币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毕业前,张强收到一家小公司的面试邀约,老板姓周,三十多岁,是个技术创业者。
“听说你很了解比特币?”周总开门见山。
张强意外:“您也知道比特币?”
“当然,我一直在关注。”周总笑,“挺有意思的概念,你投了吗?”
“投了一些。”张强老实说。
“胆子不小。”周总点头,“你觉得比特币前景咋样?”
张强眼里放光,详细讲了自己对比特币技术和未来的看法,周总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好,你被录用了。”周总说,“我需要有远见的人。”
就这样,张强找到第一份工作,工资不高,3000块,但总算在这城市有了立足之地。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遇到个理解比特币的人。
05
2011年,比特币价格第一次疯涨,从1美元冲到30美元,张强的3万投资翻了几十倍,账面超60万。
“我的天!”张强看着账户余额,简直不敢信,他立刻给表哥张峰打电话:“峰哥,你看到比特币价格没?”
“看了,涨疯了!”张峰也激动,“你准备卖吗?”
张强犹豫:“我觉得还能涨。”
“小强,见好就收吧,你赚这么多,别贪。”张峰劝。
但张强选择继续持有,他觉得30美元远不是比特币的真价值。
这决定让他付出了代价,2011年底,比特币从30美元跌到2美元,跌超90%。
张强看着60万缩水到4万,心情跌到谷底。
“你还坚持?”周总看着愁眉苦脸的张强问。
“坚持。”张强咬牙,“我相信长期价值。”
“心理压力大吧?”
“很大。”张强苦笑,“但我做好了归零的准备。”
这段时间,张强明白了啥叫信仰投资,当所有人都嘲笑比特币是泡沫时,坚持需要巨大勇气。
2011到2012年,比特币进入熊市,张强的投资没啥起色,但他每天研究技术,关注改进提案。
“你还在搞那啥币?”同学聚会上,有人问。
“还在。”张强简单答。
“亏了多少?”
“暂时亏了,但我看长期。”张强说。
同学们交换眼神,显然觉得张强没救了。
张强不在乎这些,他白天上班,晚上研究区块链最新进展。
这期间,他交了个女朋友,叫晓雯,公司的产品经理,理性又聪明。
“你真信比特币能成?”晓雯问。
“信。”张强坚定。
“为啥?”
“因为技术不会骗人。”张强认真说,“区块链解决了信任问题,比任何金融创新都有价值。”
晓雯看着他的眼神,既佩服又担心,佩服他的坚持,担心他的偏执。
06
2013年,比特币迎第二次牛市,从几十美元飙到1000美元以上,张强的投资翻了几十倍,账面超300万。
“这次你总该卖了吧?”晓雯看着跳动的价格说。
“卖一部分。”张强想了想,“但不全卖。”
“为啥不全卖?你赚这么多啦。”晓雯不解。
“我觉得这故事才刚开始。”张强说。
最后,张强卖了三分之一比特币,在广州买了房子的首付,剩下的继续持有。
这决定很多人不理解。
“你咋这么贪?”王磊电话里说,“赚了几百万还不知足?”
“不是贪,是信念。”张强解释。
“啥信念?”
“相信比特币能改变世界。”张强说。
王磊沉默了,他知道张强是认真的。
2014年初,比特币又跌,从1000多美元跌到200多美元,跌超80%。
晓雯看着张强的巨额亏损,忍不住说:“早劝你全卖,你不听,现在亏回去啦。”
“亏损只是账面的。”张强平静,“不卖,就不是真亏。”
“你这是自欺欺人。”晓雯叹气。
“也许吧。”张强苦笑,“但这是我的选择。”
这段时间,张强和晓雯的关系开始紧张,晓雯越来越受不了他的“偏执”,张强也改不了信念。
2014年底,两人分手了。
“你爱的不是我,是那些数字。”晓雯离开前说。
张强想反驳,但咽下了话,某种程度上,晓雯说得对。
07
2014到2016年,比特币又进入熊市,价格在200到400美元震荡,张强的投资长期低迷。
他很少跟人提投资,每次提都招来嘲笑。
“张强还在炒那啥币?”同学聚会上,有人问王磊。
“还在,死不悔改。”王磊摇头,“估计亏了不少。”
“这种人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人说。
“是啊,早就劝过了。”另一个附和。
张强知道这些议论,但他选择沉默,把精力投入工作,周总的公司这几年发展很快。
2015年,张强认识了新女友小慧,程序员,对技术很敏感。
“你觉得区块链咋样?”张强第一次见面就问。
“很有意思。”小慧认真答,“去中心化确实解决了大问题。”
这话让张强眼前一亮,终于遇到个懂技术的。
“你投比特币了吗?”小慧问。
“投了一些。”张强老实说。
“我也想试试,但怕风险大。”小慧说。
“风险确实大。”张强坦白,“但我相信长期价值。”
这段感情让张强感到温暖,小慧不会因比特币涨跌批评他,还会一起讨论技术。
“你不怕我亏钱?”张强问。
“怕,但我更信你的判断。”小慧笑,“你不是不理性的人。”
这话给了张强很大支持。
08
2017年,比特币史上最疯狂的一年,价格从1000美元冲到近20000美元。
张强的投资涨到天文数字,最高点时,他的比特币价值超4000万人民币。
“你现在是千万富翁啦。”小慧看着数字说。
“只是账面的。”张强平静。
“你要卖吗?”
张强想了很久:“卖点,但不全卖。”
最后,他在高点卖了10%比特币,给父母买了房和保险,改善了生活。
但他留着大部分比特币。
“儿子,你真赚了这么多?”刘芳电话里不敢信。
“嗯,比特币涨了不少。”张强说。
“你现在信了吧?”
刘芳哭了:“儿子,妈对不起你,当年不该那么反对。”
“妈,你没错,你是担心我,我懂。”张强安慰。
但他没告诉妈,他还留着大部分比特币,没打算卖。
2018年,比特币又暴跌,从20000美元跌到3000多美元,跌超85%。
张强的账面财富从几千万缩到几百万。
“你不后悔?”小慧看着下跌的价格问。
“后悔啥?”张强反问。
“没在高点全卖。”小慧说。
张强想了想:“不后悔,我要是能猜准涨跌,我就是神仙了。”
这种心态让小慧既佩服又无奈。
09
2017到2019年,比特币低位震荡,张强生活平静,专注工作,和小慧感情稳定。
2020年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动荡,比特币却开始上涨,机构投资者入场,比特币地位更被认可。
“你看,我没说错吧?”张强看着价格对小慧说。
“你真有先见之明。”小慧承认,“但这种坚持需要大勇气。”
2021年,比特币再创新高,突破60000美元,张强的投资超1亿人民币。
但他依然没大卖。
“为啥?”小慧不解,“你证明了自己,为啥还冒风险?”
张强沉默半天,说:“这不只是投资,是信念。”
“啥信念?”
“相信技术能改变世界。”张强说。
这种“偏执”最终影响了感情,小慧虽懂技术,但无法接受张强的极端坚持。
2022年,两人分手。
“我爱的是有理想的张强,不是盯着数字的张强。”小慧离开前说。
张强想解释,但无话可说,也许小慧说得对,他有些迷失了。
10
2024年6月的午后,张强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停了几秒,14年了,这密码他从没忘,也从没在家人面前打开过。
“儿子,你到底搞啥?”张爱国皱眉催。
张强慢慢输入密码,钱包界面开始加载,进度条缓缓推进,像时光倒流。
刘芳放下茶杯,张建华停下翻报纸,所有人都盯着那台旧笔记本的屏幕。
钱包余额渐渐显示。
当数字完全出现时,客厅安静得像没人,连最反对的张爱国都愣住了,那个曾喊着断绝关系的父亲,此刻瞪着屏幕,嘴巴张着半天合不上……
11
2024年6月的这个午后,张强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几秒,16年了,这密码他从未忘记,也从未在家人面前打开过。
“儿子,你到底在搞啥?”张爱国皱着眉头催促,语气里依然带着几分不信任。
张强缓缓输入密码,钱包界面开始加载,进度条一点点推进,仿佛时光在倒流。
刘芳放下手中的茶杯,大伯张建华也停下了翻报纸的动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台老旧的笔记本屏幕上。
钱包余额渐渐显示出来,当那串数字完全出现时,整个客厅瞬间安静得像没人,连最反对他的张爱国都愣住了,那个曾喊着要断绝父子关系的父亲,此刻瞪着屏幕,嘴巴张得半天合不拢。
屏幕上显示的余额是1.2亿人民币,张强的比特币投资在14年后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刘芳最先打破沉默,眼泪夺眶而出:“儿子,妈错怪你了,当年我们不该那么对你。”
张强看着母亲泪流满面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轻声说:“妈,没事,都过去了。”
张爱国却依然没说话,他低着头,双手紧握,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事实,那个曾经被他斥为“败家子”的决定,竟然真的改变了全家的命运。
大伯张建华尴尬地咳嗽一声,试图缓和气氛:“小强啊,厉害,叔服了,你这眼光真是……了不得。”
张强微微一笑,没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一刻的沉默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12
那天晚上,张家难得地摆了一桌丰盛的晚宴,亲戚们纷纷赶来,客厅里热闹得像过年。
刘芳忙着招呼大家,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她拉着张强的手,不停地说:“儿子,你受苦了,这些年妈一直担心你。”
“妈,我没受苦。”张强轻轻拍着母亲的手,“我只是做了我相信的事。”
张爱国坐在主位,依然有些不自在,他端起酒杯,犹豫了半天,终于开口:“小强,当年爸说得太重了,你别往心里去。”
张强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举杯:“爸,我早就不怪你了,你和妈是为我好,我都懂。”
这番话让张爱国的眼眶微微发红,他一饮而尽,重重放下杯子:“好,咱爷俩以后好好过日子!”
饭桌上,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融洽,那些曾经嘲笑张强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此刻纷纷夸他有远见,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小强,还能买比特币不?带带我们呗!”
张强笑着摇头:“现在价格太高了,不像当年,风险也大,大家还是稳妥点好。”
晚饭后,张强独自站在院子里,看着熟悉的星空,16年的坚持终于换来了家人的理解,他心里却没有太多得意,反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知道,这笔钱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也是整个家庭的希望,他得好好规划,不能让这份财富变成负担。
13
接下来的几天,张强开始低调地处理这笔巨额财富,他请了专业的理财顾问,确保资金安全,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用这笔钱改善家人的生活。
他先为父母买了一套宽敞的房子,带个小花园,刘芳一直梦想有个地方种花养草。
“儿子,这房子太大了,我们老两口住着浪费。”刘芳看着新家,既开心又有点不安。
“妈,你和爸辛苦一辈子,该享福了。”张强笑着说,“以后我常回来陪你们。”
张强还给表哥张峰还清了当年的3万借款,外加一笔丰厚的利息,张峰推辞了半天,最后感动地说:“小强,你这人真够意思,哥当年没看错你。”
除了家人,张强也没忘了那些年支持过他的人,他找到周总,当年的老板,如今已经是业内知名的企业家。
“周总,当年多亏你给了我机会。”张强递上一张支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感谢您当年的信任。”
周总摆摆手,笑着拒绝:“小强,你的成功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钱我不要,你好好干,未来还长着呢。”
这次拜访让张强更加坚定,他决定用这笔财富做点有意义的事,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更多人。
14
然而,平静的生活没持续多久,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打破了张家的和谐。
一天晚上,张爱国突然接到一通电话,是医院打来的,大伯张建华突发心脏病,急需一笔巨额手术费。
张爱国挂了电话,脸色苍白:“建华这病来得太突然,家里哪有这么多钱啊。”
刘芳急得直掉泪:“建华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会这样?”
张强二话不说,站了起来:“爸妈,别担心,我来处理。”
他连夜赶到医院,垫付了手术费,并安排了最好的医生团队,张建华的手术很成功,但后续康复还需要长期治疗,费用不菲。
这事在家族里传开,亲戚们对张强的态度彻底变了,那些曾经冷嘲热讽的人,开始主动上门道歉。
“小强,当年我们不懂,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你别放心上。”二姑张丽红着脸说。
“是啊,小强,你心胸宽广,我们都得跟你学。”另一个亲戚也附和。
张强只是笑笑:“都是过去的事了,咱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这次危机让张家重新凝聚在一起,张强用行动证明,他不仅有眼光,更有担当。
15
手术后的张建华恢复得不错,他出院那天,专门把张强叫到家里,郑重地道谢。
“小强,要不是你,我这条命可能都没了。”张建华握着张强的手,声音哽咽,“当年我还笑你傻,真是瞎了眼。”
“叔,别这么说。”张强赶紧扶他坐下,“您没事比啥都强。”
张建华叹了口气:“我这辈子没啥出息,唯一的骄傲就是有你这么个侄子。”
这次谈话让张强感慨万千,他意识到,财富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改变,更是家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
他开始主动组织家庭聚会,每个月都请亲戚们来家里吃饭,慢慢地,那些曾经的隔阂和误会,在欢声笑语中消散了。
刘芳看着满屋子其乐融融的场景,忍不住对张爱国说:“老张,咱们儿子真是争气,这家现在总算团圆了。”
张爱国点点头,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是啊,这小子,比我强。”
16
与此同时,张强也在筹划一件大事,他想用一部分财富回馈社会,尤其是帮助那些像他当年一样有梦想却缺资源的年轻人。
他找到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友会,捐资设立了一个“未来科技奖学金”,专门资助计算机系的学生,支持他们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研究。
“这些钱是我从比特币赚来的,我想让它回到技术,帮更多人实现梦想。”张强在捐赠仪式上说。
这个奖学金很快在校园里传开,不少学生慕名而来,甚至有人称张强为“比特币传奇”。
张强却笑着摆手:“我不是传奇,只是运气好,赶上了技术浪潮,真正厉害的是那些还在坚持钻研的人。”
除了奖学金,张强还投资了一家初创公司,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比如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安全。
他亲自参与项目,常常熬夜和团队讨论方案,这种忙碌让他找回了当年的激情。
“小强,你现在这么有钱,还这么拼干嘛?”王磊在一次聚会上问。
“钱是赚不完的,但能用技术改变点啥,才是真有意思。”张强笑着说。
17
2024年春节,张家迎来了多年未有的团圆,张强特意把父母接到了广州的新家过年。
新家里挂满了刘芳种的花,院子里还养了两只小狗,家里充满了生活气息。
除夕夜,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年夜饭,张爱国难得喝了点酒,话也多了起来。
“小强,这几年你不容易,但你让爸妈脸上有光。”张爱国举杯,声音有些颤抖,“爸敬你一杯。”
张强连忙站起来:“爸,这杯我敬您和妈,没有你们当年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刘芳擦了擦眼角的泪,笑着说:“儿子,妈就希望你平平安安,幸幸福福,比啥都强。”
饭桌上,张强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和小慧复合了。
原来,分手后小慧一直在关注张强的消息,看到他用财富帮助家人和社会,她重新被他的理想和担当打动。
“张强,我以前觉得你偏执,现在才明白,你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小慧在复合时说。
张强握着她的手,笑着说:“谢谢你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咱以后一起努力。”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都乐开了花,刘芳拉着小慧的手,高兴地说:“小慧,你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人了,可得好好管着小强。”
小慧红着脸点头:“阿姨,我会的。”
18
春节后,张强带着小慧回了老家,他想让父母看看自己这些年的变化,也想让小慧融入这个家。
在老家的小县城,张强带着小慧走遍了儿时的每一个角落,从他上学的小路到当年借钱时站过的院子。
“就是在这儿,我爸当年说要跟我断绝关系。”张强指着院子,笑着对小慧说。
小慧感慨:“你那时候得多难受啊,一个人扛着所有人反对。”
“难受归难受,但我觉得值。”张强拉着她的手,“要是没那股倔劲儿,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
回到家,张爱国破天荒地拉着张强聊起了过去,他说:“儿子,爸年轻时脾气不好,伤了你的心,你能不计较,爸真的知足了。”
“爸,咱不说这个。”张强笑着说,“以后咱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比啥都重要。”
这次回家,张强还给县里的小学捐了一批电脑教室,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拥有更大的世界。
捐助仪式上,校长握着张强的手说:“张先生,你是咱们县的骄傲,孩子们会记住你的。”
张强却摆手:“我就是个普通人,能帮点忙是我的福气。”
19
2025年,张强和小慧结了婚,婚礼简单却温馨,只请了家人和最亲近的朋友。
婚礼上,张爱国作为父亲致辞,他拿着麦克风,声音有些哽咽:“我这辈子没啥大本事,但有个好儿子,他让我学会了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坚持。”
台下的刘芳泪流满面,小慧紧紧握着张强的手,眼中满是幸福。
婚后,张强和小慧继续投身区块链项目,他们的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公益追踪系统,确保每一笔捐款都能透明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这个项目得到了广泛认可,甚至被联合国的一个公益组织采用,张强因此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分享经验。
站在台上,张强看着台下的各国代表,感慨万千:“15年前,我只是个被家人骂败家子的学生,今天能站在这儿,全靠对技术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
台下掌声雷动,小慧坐在前排,眼中满是骄傲。
20
2025年,张强的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但他依然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晚上回家陪父母吃饭。
刘芳的身体好了很多,她常和小慧一起研究花草,还学会了用手机视频跟张强分享生活。
“儿子,你看我这月季开得多好!”刘芳在视频里笑得像个孩子。
“妈,真漂亮!”张强笑着说,“下周末我回去,咱一起种点新的。”
张爱国也变了,他不再是那个暴脾气的父亲,闲暇时会和张强聊聊技术,虽然听不懂,但总爱问:“小强,你说这区块链,到底咋回事?”
张强耐心地解释,父子俩的聊天成了家里最温馨的日常。
这一年,张强还迎来了另一个惊喜,小慧怀孕了,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儿子,你要当爸了,可得好好干!”张爱国拍着张强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
“放心吧,爸,我一定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张强郑重承诺。
21
2025年,张强的孩子出生,是个健康的女娃,取名张希望,寓意未来无限可能。
小希望的到来让张家彻底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刘芳每天抱着孙女,笑得合不拢嘴,张爱国甚至学会了用手机拍短视频,记录孩子的点滴。
“老张,你这视频拍得跟电影似的!”刘芳打趣。
“那必须的,咱孙女得有排面!”张爱国得意地说。
张强看着其乐融融的家人,心里满是满足,16年的坚持,换来了今天的幸福,他觉得一切都值了。
他和小慧还计划在老家建一个科技教育中心,免费为孩子们提供编程和机器人课程,让更多人接触到技术的魅力。
“咱们不光要自己好,也得让更多人有机会追梦。”张强对小慧说。
小慧点头:“这就是我爱你的原因,你总想着别人。”
22
2025年春节,张家又一次团圆,这次的年夜饭格外热闹,亲戚们都来了,连远房的表亲都赶了回来。
饭桌上,张强举杯:“这些年多亏大家的包容和支持,我才能走到今天,这杯酒,敬家人!”
张爱国也站了起来:“小强,爸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有你这个儿子,咱家以后永远是一家人!”
刘芳擦着眼泪,笑着说:“是啊,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小慧抱着小希望,温柔地说:“希望长大后,也要像爸爸一样,有梦想,有担当。”
那一刻,屋子里充满了笑声和温暖,窗外的烟花照亮了夜空,张强看着这一幕,心里默默许愿:愿这幸福,永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