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根据客户要求帮客户淘车的过程中又变得拧巴起来了,没合适的人倾诉这种感受,我就座下来把它写出来吧,这样也是一种抚平自己内心的方式。
干淘车岛这行十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纠结、拧巴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打开手机看客户发来的需求,就像拆盲盒,明明知道是挑战,还是忍不住往里钻。
记得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总觉得凭自己对车的了解,帮人淘台车还不简单?直到遇到第一个客户,拿着不到10万预算想买辆3年左右车龄的B级车,还要求全程4S店保养、零事故。
我跑遍整个城市的二手车市场,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车况好的车价超预算,价格合适的要么里程数爆表,要么钣金喷漆的痕迹藏都藏不住。
蹲在车库里拿着漆膜仪检测,一边想着“这车卖给客户良心不安”,一边算着如果错过这单这个月的业绩又要打水漂,那种拧巴劲儿,真的能把人逼疯。
后来慢慢发现,这种纠结不是个例,而是每个淘车岛人的宿命。
有位宝妈想给老公淘辆家用SUV,既要空间大、安全性好,又要价格实惠。好不容易找到辆6年车龄的精品车,车主咬死不降价,客户一听比心理价位高了5000块,立马犹豫了。
我夹在中间当“和事佬”,磨破嘴皮子谈了三天,最后自己贴了油费和检测费,才促成这单。
有人说我傻,可我总觉得,客户把选车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就像把身家性命托付过来,哪能随便糊弄?让客户买到车况好,没有安全隐患的车心里才踏实!
其实最难受的还是遇到等不及退单的一些客户。
比如上个月,有个小伙子着急结婚,想淘辆准新沃尔沃S60当婚车。我们团队连续两周泡在各个淘车渠道,锁定了三台备选车,正准备带他去看车,他突然说在别处买了。
当时看着电脑里整理好的车况报告,心里空落落的。
后来才知道,他买的那辆车变速箱有暗病,修了大几千。说实话,我既庆幸他没在我这儿踩坑,又觉得委屈——我们熬的夜、跑的路、做的检测,在客户眼里可能只是“太慢”两个字。
这些年,因为坚持只淘精品车,不知道丢了多少单。
同行总说我太轴,明明差不多的车况,没必要死磕那点细节。
但我心里有杆秤:卖出去一辆有隐患的车,可能一时赚了钱,可客户往后开车时的提心吊胆,早晚都会变成扎在我良心上的刺。
记得有位客户开着我们淘的车跑了三万公里旅游回来,专门回来请我吃饭,说这车比新车还省心,那一刻才觉得,所有的纠结和等待都值了。
现在再看这份工作,虽然没有刚开始那么拧巴了,虽然还是会为找不到合适的车发愁,还是会被客户催得焦头烂额,但心里多了份笃定。
十年下来,淘成功的车虽说没有一万也有两千多了,每辆车都像自己的孩子,从茫茫车海中把它们挑出来,检测、整备,过户,再交到客户手里,这个过程比什么都踏实。
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突然想起创业初期挤在工位上的日子和初心:二手车一站式帮买服务,帮每一位信任我们的客户淘到满意的二手车。
这些年,市场变了,客户要求高了,唯一没变得,是我们对每一辆车的较真。
有人问我后不后悔选了这么累的行业,说实话,后悔过,特别是被客户误解、被同行排挤的时候。
但只要看到客户提车时的笑脸,听到他们说“下次换车还找你”,所有的拧巴都烟消云散了。
未来的路还长,二手车市场水很深,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但我始终相信,守住底线、对得起良心,总会有客户愿意等,愿意信。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下一个十年,淘车岛能帮更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梦中情车”,也希望这份坚持,能让更多人相信,二手车行业也有温暖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