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财务造假风暴让瑞幸从纳斯达克跌落深渊。四年半后,它却以近3万家门店、超340亿年营收的体量,公开宣布筹备重返美股。数字耀眼,但资本市场不再只看增长——它要的是一个曾失信于人的企业,如何重新赢得信任的完整答案。
瑞幸今天的业务表现无可挑剔。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营业利润率逼近14%,门店规模稳居全国第一,用户超4亿。它甚至已在美国开出首店,向全球展示运营能力。但这些成绩,只是入场券。真正的考验在于:一家曾系统性造假的公司,能否构建一套让国际投资者真正放心的治理机制?
市场的眼睛盯在审计与治理上。瑞幸目前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但国际资本普遍期待“四大”背书——这是对诚信的硬通货。过去频繁更换审计机构、使用被PCAOB处罚的事务所,仍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新任CFO安静的加入被视为合规信号,但“四大”是否敢接、愿接,仍是未知数。没有独立、权威的审计,任何财报都难逃质疑。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公司治理。大钲资本主导的重组虽切割了旧管理层,但PE控股模式也带来新疑问:资本退出诉求会否再次压倒长期合规?真正的信任,需建立独立董事会、有实权的审计委员会和具国际声誉的独立董事。这不是装饰,而是制度防火墙。
瑞幸正在用透明度破局。它主动披露单店盈利、客单价等细节,开放投资者实地调研,试图以信息充分对冲历史污点。资本市场态度也悄然转变——其OTC市值已达109亿美元,超过星巴克中国。这说明,市场已开始重估它的价值。
但最终,咖啡提神,资本认信。瑞幸若真能重返纳斯达克,意义不止于一家企业的翻身,而将证明:商业世界容得下改过,但前提是,你必须把信任,重新焊进制度的每一道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