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市值近500亿港元的央企,股价竟然长期打二五折。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东风集团股份每股净资产约19港元,但其股价长期徘徊在4至5港元区间,市净率仅0.25倍。
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给这家大型汽车集团的估值,仅相当于其实际资产的四分之一。
8月22日晚间,东风集团股份的一则公告引爆市场。
公司宣布将通过“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的组合操作,同步完成两件大事:私有化退市,以及分拆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赴港上市。
公告显示,私有化收购价定为每股10.85港元。
其中小股东可获得6.68港元现金,外加价值4.17港元的岚图汽车股份。
这一价格较公司停牌前收盘价5.97港元溢价81.7%。
东风集团股份自8月11日起停牌,停牌前股价已从7月底的4.74港元涨至5.97港元。
市场显然提前嗅到了资本运作的气息。
根据方案设计,整个交易分为两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首先,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分派给全体股东。
完成分派后,岚图汽车立即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介绍上市不发行新股,不融资,仅实现股份流通。
紧接着,东风汽车集团在境内的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收合并主体,向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
最终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的100%控股,完成私有化退市。
这两大环节互为前提,必须同步推进。
东风集团股份在公告中直言,公司估值长期低迷,已基本失去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
受行业转型阵痛影响,公司股票市值长期远低于净资产。
上市以来,东风集团股份从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
与母公司的低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岚图汽车近年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岚图是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2024年实现交付85,697辆,同比增长约70%。
2025年以来,岚图汽车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7月交付量突破12,000辆。
岚图FREE+车型上市15分钟订单突破1.1万辆,梦想家稳居新能源MPV市场前列。
岚图汽车拥有自研的ESSA架构和天元智驾L3平台,并全球首搭800V超充技术。
这些技术亮点在独立上市后,将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东风集团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岚图上市周期一般在3-6个月内。
目前只是宣布启动上市。
在发布私有化及岚图拟上市公告的同一天,东风集团股份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
上半年公司营收54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11.5亿元增长6.6%。
但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利润仅为0.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8亿元大幅下滑92%。
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
利润下滑主要受合资业务拖累。
2023年,东风集团股份的合营企业溢利同比减少11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合营企业甚至由盈转亏,录得亏损1.07亿元。
日产、本田等传统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压力。
8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刚刚举行了东风奕派科技公司成立发布会。
至此,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形成三大板块:聚焦高端市场的岚图,主流市场的奕派科技,以及越野市场的东风猛士。
岚图成为这三大品牌中首个走向公开资本市场的板块。
私有化退市和分拆上市的组合操作,被市场称为“腾笼换鸟”。
相比于价值长期被低估的东风集团股份,新上市平台岚图汽车将拥有独立的估值体系。
岚图能够体现其业绩和潜力,将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标。
本次交易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为391.2亿港元。
经过8月的上涨,停牌前市值达到492.8亿港元。
东风集团股份为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上市乘用车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是国资委直属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岚图汽车本次香港上市后,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国际事业。
岚图有望进一步激发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充分释放价值增长潜力。
市场关注的是,岚图2025年销量目标为20万辆。
但上半年仅完成约5.6万辆,达成率28%。
下半年需要交付近14万辆汽车,压力不小。
岚图近期推出的新车型岚图知音、梦想家改款等,搭载了华为乾崑ADS 4.0智能驾驶系统。
与华为的合作虽然增强了产品力,但也带来同质化风险。
多家车企与华为合作,可能导致技术解决方案趋同。
港股上市后,岚图可能快速回归A股。
利用“H+A”政策绿色通道,审核周期可缩短至6个月。
A股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估值通常高于港股。
东风集团股份的这一资本运作,为央国企解决估值低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类似案例还有中集车辆、中粮包装等公司的私有化操作。
岚图汽车独立上市后的表现,将直接影响这一模式的可复制性。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