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固态电池投资看这15家就够了!从材料到制造,核心公司深度剖析!

发布日期:2025-10-09 15:59 点击次数:91

固态电池投资看这15家就够了!从材料到制造,核心公司全梳理!

当宁德时代半固态电池让蔚来ET7续航突破1000公里时,这场电池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而这只是固态电池颠覆行业的开始。

2025年,固态电池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纷纷布局,推动全行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随着蔚来ET7搭载半固态电池实现1012公里续航,固态电池正式进入商业化前夜。

整个产业链分为四大核心环节:材料、设备、制造和整车应用。

15家关键公司掌握着行业命脉,从天赐材料的固态电解质到先导智能的专用设备,从宁德时代的电芯制造到蔚来的整车应用,这些企业正在构建完整的固态电池生态。

更为关键的是,固态电池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两大痛点: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彻底消除了起火风险;能量密度提升60%以上,让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成为可能。

这场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整个新能源产业格局。

固态电池的核心在于材料创新。

天赐材料主攻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已达10⁻⁴ S/cm实用门槛,与宁德时代合作进入实验室验证阶段。

赣锋锂业双线布局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凭借锂资源优势建设了小批量生产线,样品能量密度达400Wh/kg。

华友钴业与韩国企业合作研发硫化物电解质,虽然成本较高但性能领先。

正负极材料同样关键。容百科技的高镍正极(镍含量90%以上)已批量供应宁德时代,璞泰来的硅基负极将能量密度提升10倍,恩捷股份的专用隔膜兼容多种电解质体系。

这些材料企业正在为固态电池量产扫清技术障碍。

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完全不同,需要专用设备支持。

先导智能的干法电极设备无需溶剂,直接压制成型,已获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实验室采购。

赢合科技的烧结炉温度控制精度达±5℃,满足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的严苛要求,通过赣锋锂业验证并进入中试线。

科恒股份的激光裁切设备精度±0.01mm,解决极片脆性难题,与亿纬锂能建立合作。

这些设备厂商的技术突破,让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没有专用设备,再好的材料配方也无法实现批量生产。

电池制造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宁德时代采取双路线策略,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装车,全固态电池实验室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比亚迪聚焦聚合物路线,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样品循环寿命超3000次,2025年将推出半固态车型。

国轩高科建成首条中试线,年产能1GWh,样品充电10分钟可续航400公里。

清陶能源作为创业公司代表,专注硫化物路线,估值超100亿元,与长城汽车合作推进2025年量产计划。这些企业正在将固态电池从概念变为现实。

固态电池的最终价值体现在整车应用。

蔚来与宁德时代合作,ET7搭载半固态电池实现1012公里续航,2023年已开始交付,计划2027年推出全固态车型。

丰田作为传统车企代表,虽进度有所延迟,但仍在积极推进硫化物路线,目标续航1000公里、充电10分钟以内。这两家车企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商业化样本。

整车厂的积极参与,加速了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推动整个产业链走向成熟。

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优势明显。

安全性方面,固态电解质彻底消除漏液、起火风险,通过针刺、高温测试验证。

能量密度提升60%以上,宁德时代实验室样品达500Wh/kg,远超当前300Wh/kg的水平。

循环寿命大幅延长,比亚迪样品超3000次,是传统电池的1.5倍。

充电速度也实现突破,国轩高科样品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解决续航焦虑。

这些性能优势让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必然选择。

在投资选择上,需要甄别真伪标的。

真正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具备明确研发路线、实质合作方和样品验证,如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

而蹭热点企业往往只有公告没有实质进展,技术路线不清晰,依赖外部技术引进。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中试线进展和车企合作落地情况。

固态电池是长周期赛道,需要耐心等待技术成熟。

短期可关注半固态电池进展,长期布局全固态技术领先企业。

虽然前景广阔,但产业化道路仍存挑战。

技术路线尚未统一,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路线各有优劣,最终胜出者尚未可知。

成本问题是最大障碍,目前固态电池成本是传统电池的3-5倍,需要规模化生产才能降低。产业链配套也不完善,材料、设备、制造环节需要协同发展。

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关注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度,避免盲目追高概念股。

08 未来展望:2025-2030年产业化路径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路径已经清晰。

2025-2027年,半固态电池将率先量产,续航达到1000公里水平,在高端车型中应用。

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逐步普及,成本大幅下降,向中端车型渗透。届时,固态电池将真正成为市场主流。

中国企业有望在这一浪潮中实现弯道超车,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快速迭代能力,在全球电池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固态电池正在引领新能源产业新一轮革命。

从材料创新到设备升级,从制造突破到整车应用,整个产业链都在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做准备。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只有准确把握技术路线,识别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产业变革中抓住投资机会。

固态电池不是短期热点,而是值得长期布局的战略性赛道。

读者朋友们,你们最看好固态电池哪个环节的投资机会?认为哪种技术路线最终会胜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财经#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