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帮朋友看二手车,差点栽在调表上。那车表显才五万多公里,看着挺新,结果一查维保记录,实际都跑十三万多了!后来跟修车的表哥聊起这事儿,他说现在调表太容易,几分钟就能改个数,多卖好几万太常见。但再狡猾的猫腻,也藏不住痕迹,这三个小技巧我亲测管用,分享给打算买二手车的朋友。
先看轮胎,这玩意儿最不会说谎。表哥教我的时候说,正常轮胎跑个五六万公里就得换。上次看那辆有问题的车,表显三万多,轮胎纹都快磨平了,边缘还裂了小口子。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表哥扒着轮胎看了看生产日期,跟车龄一对,果然是原厂胎没换过。你别说,有些商家会换轮胎造假,但大概率不会四个一起换,要是发现轮胎品牌不一样,或者新旧程度差太多,那可得多留个心眼。
再摸内饰的 “死角”,翻新都救不了。方向盘、挡把这些地方还好说,能包新的,但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藏不住真章。真跑了十万公里以上的车,踏板边缘肯定磨得发亮,甚至会有凹陷。我上次试的那辆调表车,座椅包了新皮,可踏板上的磨损痕迹骗不了人。还有中控的按键,尤其是空调按钮、音量键,天天按的地方,掉色程度跟里程数绝对成正比。表哥说他见过最夸张的,表显四万,按键字都磨没了,那能是短途代步开出来的?
最后一定要查维保记录,这是最硬的证据。之前有个王先生买二手车,表显十万出头,后来查出两年前记录就十三万多了,这数据根本对不上。千万别信商家给的检测报告,好多只写 “表显里程”,根本不核实真实数据。我陪朋友去 4S 店查记录,人家电脑一调,每次保养的里程都清清楚楚,商家想赖都赖不掉。对了,一定要让商家在合同上写 “无调表”,真出问题了,像有些案例那样主张 “退一赔三” 才有依据。
其实买二手车怕的就是被坑,这些小技巧看着简单,真用上了能省大事。我之前还见过有人只看里程数,结果买了辆跑滴滴的调表车,肠子都悔青了。记住这几点,轮胎、内饰、维保记录挨个看,再老的车也藏不住调表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