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做阅读笔记分享*
一、研究背景
想象一下,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贴片,往往需要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这不仅麻烦,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而本研究的核心,正是通过一种新型水凝胶材料,构建自供电的纳米发电机,让设备能够利用人体运动等机械能自主发电,彻底摆脱对传统电池的依赖。
二、材料与制备方法
研究团队首先制备了一种多功能水凝胶。他们将氧化海藻酸钠(OSA)与聚丙烯酸 - 丙烯酰胺共聚物(P (AA-co-AM))交联,并掺入钛酸钡(BTO)纳米颗粒,再通过氯化铁(FeCl₃)溶液处理,形成了 O/P/Fe-BTO 水凝胶。这种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多重相互作用:动态席夫碱键赋予其弹性,金属配位键增强强度,而氢键则维持网络稳定性。
在 BTO 纳米颗粒的制备中,采用了水热合成法:将钛酸四丁酯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在 200℃下反应 48 小时,得到尺寸均匀的 BTO 颗粒。随后,通过两步法制备水凝胶:先聚合形成基础网络,再通过 Fe³⁺配位进一步强化结构,最终获得的水凝胶兼具高拉伸性(876% 应变)和强韧性(9.96 MJ/m³)。
三、性能与设备构建
这种水凝胶的性能令人瞩目:它不仅能承受反复拉伸扭曲,
还具备 0.14 S/m 的电导率和优异的抗菌活性 ——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分别达到 99.82% 和 100%。这意味着它既能作为导电电极,又能在生物医学场景中防止感染。
基于此,研究团队构建了压电 - 摩擦电混合纳米发电机(PTENG)。设备采用三明治结构:Ecoflex 作为负摩擦层,O/P/Fe-BTO 水凝胶作为电极,聚氨酯(PU)作为正摩擦层。当受到外力挤压时,BTO 的压电效应与摩擦层的静电感应协同作用,产生高达 222 V 的开路电压和 5.35 μA 的短路电流,这一性能远超单一原理的纳米发电机。
四、应用场景演示
PTENG 的实际应用令人兴奋。当将其贴在手指关节上,每一次弯曲都能产生清晰的电压信号,可实时监测关节运动角度;而在鞋底嵌入 PTENG,步行时的压力就能转化为电能,为小型传感器供电。更有趣的是,在 PTENG 表面覆盖 PET 膜后,用笔书写的动作都会产生独特的电信号波形,实现自供电的手写识别功能。
五、研究意义与展望
这项研究的突破在于将材料科学与能源技术巧妙结合:通过分子设计提升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利用复合效应增强发电效率,同时赋予抗菌特性拓展生物兼容性。未来,这种技术有望应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智能纺织品甚至环境监测传感器,为物联网设备的 "永久续航" 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R. H., et al. Piezoelectric-triboelectric hybrid nanogenerator based on tough, stretchable BaTiO3 doped antibacterial hydrogel for self-powered sensors, Supramolecular Materials, Volume 4, 2025, 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