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最新!若不是日媒曝光,都不敢相信,中国居然强大到如此地步

发布日期:2025-11-20 02:18 点击次数:171

日本和中国这俩邻居,咫尺之遥,历史上的恩怨情仇算是难以一笔勾销的。说到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启蒙老师,直到如今,日本的文字里还能看到不少中国的影子。两国的交流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源远流长,历史绵延不绝。

正因为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关系,日本总能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变化。那么,中国人自己反而对国内的一些动静常常反应得慢一些。要不是日本媒体报道中国,谁都会觉得中国没那么厉害。

日本媒体如何报道中国?

古人曾说“一叶知秋”,这句话用在日本身上也挺贴切。日本人在全球最引以为傲的,肯定是汽车行业了。每当日本人在国外旅游,特别是在欧洲、美国的大街小巷中,听到路人对丰田汽车的夸赞声,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啊,立马就能抬起头来挺直腰杆。

真是没错,汽车产业一直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丰田更是稳稳占据了世界第一车企的宝座。用过丰田车的人,常常都夸它省油、坐着舒服、结实耐用,还特别省心。

不过,近些年,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心里头可是挺憋闷的。原因也挺明白的,现在汽车业正迎来一场革命,而这场变革的领头羊,正是中国大力推广的电动车制造商。

作为“亚洲汽车的风向标”,东京车展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关注汽车未来走向的目光。2023年10月25日,展会如约盛大开启,展示了各种最新的汽车技术和发展趋势。

这次车展和以往不太一样,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迎来了来自中国的汽车公司参展。据产经新闻(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之一)报道,这次一共有475家企业亮相,比起2019年的192家,参展企业增加了一倍还多。

那么,哪个中国汽车品牌率先打入日本市场呢?很显然,答案就是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比亚迪。

跟着比亚迪一起走向海外的不少车型,比如海豹、元Plus(在国外叫做BYDTTO3)等等,各式各样的车型都有涉及。

这次第一次迈入日本列岛,比亚迪当然也是想展现出真本事,让更多的日本消费者看到比亚迪汽车的技术实力和底蕴。

成为车圈里最火的明星,比亚迪的热度直接压过了日本的丰田和本田。

车前车后都站满了人,日本媒体甚至用“中国十年走完了日本五十年的路”来做标题,看来新闻界的格局真是一家独大啊。

在经济方面,日本媒体热衷报道中国,除了这些,在军事方面,他们更喜欢炒作“中国威胁论”。

上个月,中国的航母首次进行了五代机的电磁弹射试飞,消息一经公布,全球媒体都纷纷报道这个大事。没想到的是,距离中国不远的日本早在2015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那年十月,《朝日新闻》这家日本大报纸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中国正在建设两艘国产航母的传闻。

报道里面还找了北京军方的人说呢,讲“航母上的战机起飞装置啊,正朝用磁浮原理设计的电磁弹射器方向推着走。”

《朝日新闻》还提到,一旦这项高难度的技术成功突破,以后中国就能制造出更多的舰载机备用,能搭载到航母上。

得说,那可是十年前,日本就掌握了这项军事秘密,能看出日本对中国武器发展到底多上心。

中国强大的国家实力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强者的崇拜一直存在,对于国家来说,也一样。中国的强大,用五个字就能概括——“中国威胁论”。

要是一国不够强的话,又怎么能给其他国家带来“威胁”?在某种程度上,“强大”和“威胁”其实是紧密相关的,彼此难以分割。

在工业时代,咱们中国的底气主要来自于厚实的制造实力。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咱们的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已经飙到了34%,稳稳站在了世界工业的头把交椅上,成为了第一大工业国家。

赢得“世界工厂”称号的中国,制造出了上亿的工业产品,势必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潜能,每年大概七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速度,让中国在2011年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要是按购买力平价来算的话,到2014年,中国早就超过了美国。

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在追赶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新能源车、光伏发电、商用大飞机、无人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行业涌现出比亚迪、C919、大疆、阿里巴巴、宇树科技等众多国际一流企业。

国家要变得强大,不光是靠经济和工业支撑,实际上,软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真是一日千里呀。

到2025年3月,英国一家公司——咨询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推出了一份名为《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的报告。

这份报告表明,2024年排名第三的中国,到了2025年已经上升到第二名,第一名还是美国。

这一转变显示出,中国在不断强化经济吸引力、展现自身文化特色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这份报告里,总共分为八个部分,谁得的分数高一些,大伙就会更倾向于看重那个部分的表现,然后再按照每个部分的加权比例,把这些分数合出来,最后算出来一个比较合理、客观的综合分数。

中国能最终跻身第二名,主要是因为其中六个方面都取得了提升。这一切归功于“一带一路”在中亚和非洲的带动作用,军事实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一些高科技企业成功打入海外市场、闯出新天地。

特别令人佩服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公司”,它打破了西方媒体的垄断,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看到了中国模式的成功。

说到军事实力,这里就不啰嗦了,2025年天安门广场举办的“九三”阅兵可够震撼,绝对能让那些阴阳怪气的人哑口无言!

日本人的中国观

日本人其实挺在意中国的,就像中世纪那会儿昂撒蛮族看待罗马一样,既怕到骨子里,又觉得崇拜得深深的,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真是又搞笑又复杂。

这几年中国变得越来越厉害,日本的社会各界,甚至整个行业,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动向。

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和渠道,日本媒体更喜欢在新闻里多介绍一些中国的消息。那么,日本人到底怎么看待中国呢?

加藤嘉一是日本媒体行业的资深从业者,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同时,他也是纽约时报中文版的编辑,中文水平非常流利。

有一次,加藤在东京出差,发现从早到晚接触的事物和话题都离不开中国。他一大早起床,去便利店买咖啡,结果遇到的服务员是中国留学生。

上午,他去了一家公司做报告,内容主要讲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到了下午,在议会会馆,大家讨论的焦点是钓鱼岛的问题。

在日本,“中国崛起”这个话题算是个热门大事,大家都在聊。不论是历史背景、民族传承,还是地理位置,甚至还有利益关系和价值观体系,看到中国的成长,日本的反应在现实和心理上都特别明显,感觉挺不同寻常的。

每个小学生一从小接受教育,接触到的内容里,很多都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让日本人心里充满敬意,所以一直想着把“中华”二字拿走,想要取而代之,这和昂撒想替代罗马的道理差不多。

而且,加藤嘉一还觉得挺有感触的,就是在处理中国问题上,日本人可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社会里的精英阶层对于中国的看法和立场,差异还挺大呢。

就是说得更清楚一些吧,虽然有那种“亲华派”(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反华派”,多半是二战战犯的后人。

像日本社会里的各种群体,因为立场和角度不一样,对中国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就说那些日本政客吧,他们可是代表日本人民嘛,得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所以对中国的看法和做法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在经济层面,政客们倒是鼓励日本企业去中国那巨大的市场赚点儿利润;一边儿,他们自己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也不断强调要提防中国的动向。

日本资本家对中国既有一份说不出的喜欢,又有难以释怀的恨意,这心里头可真是矛盾得很。

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这些年里,日本企业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中国市场上赚得满盘皆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土也出现了不少实力强劲的企业,想要和日本企业一较高下,比如新能源行业就是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

还有一块儿就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算是未来几十年中日关系的关键人物,这个群体备受关注。

得说啊,以前在日本大学里最受欢迎的第二外语早就不是英语了,而变成了汉语,这也反映出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步变大。

让日本年轻人更震惊的是,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中国学生的实力远远超出了日本大学生的预料。加藤也曾参加过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联合举办的“京论坛”。

一位东京大学的学生在未名湖边对加藤感叹:“没想到北大的英语表达水平和信息吸收能力这么强。”

对一般人来说,关于中国的了解里,理性方面的因素就少得多,大多数都是偏负面的印象。

空气变差了,大家就说中国的空气不好;旅游时素质不行,也成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再说中国在扩张,这些都成了他们惯用的说法。

结语:

此刻的日本,可以说是由世家贵族把持的国家,里面的人大多都带着一些军国主义遗留的影子。

就算里面有几个人不是,但大多都是资本巨头或贵族的走卒。把持着宣传话语权的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借助媒体改变日本民众的价值观念。

可以料到,未来的日本媒体还会继续努力炒作“中国威胁论”。要是处理不当,东亚的局势只会变得更加紧绷。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