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AI 算力革命掀起存储需求海啸,全球 DRAM 市场正迎来 “量价齐升” 的超级周期。2024 年全球 DRAM 营收已突破 900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将飙升至 2000 亿美元以上,而国内存储巨头长鑫存储的 IPO 进程与产能扩张,正为产业链带来结构性机遇。在这场产业浪潮中,汇成股份(688403)通过控股鑫丰科技深度绑定长鑫生态,叠加端侧 AI 与 3D DRAM 技术卡位,其 140 亿市值与 300 亿目标市值间的巨大差距,正孕育着价值重估的核心动能。
一、周期拐点:AI 驱动的存储盛宴与国产替代窗口
存储行业的周期性复苏与技术升级形成罕见共振。AI 服务器单台存储容量从通用服务器的 4T 跃升至 8T+,价值量超 1 万美元,阿里、字节等企业 2025 年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同比激增 80%,直接拉动 DRAM 需求井喷。与此同时,全球 DRAM 市场长期由三星、海力士、美光垄断,三者合计市占率超 90%,而国内龙头长鑫存储正加速破局 ——2025 年底产能将达 30 万片 / 月,同比增长近 50%,DDR5 市场份额预计从年初不足 1% 攀升至年底 7%,LPDDR5 份额更将激增至 9%。
这一进程中,封测环节成为国产替代的关键突破口。长鑫存储的扩产计划明确了对本土封测产能的刚性需求,而汇成股份通过投资控制鑫丰科技(持股超 27%),提前锁定了产业链核心位置。鑫丰科技团队源自台湾华东科技,是国内实力顶尖的 DRAM 封测团队,与长鑫存储工厂 “零距离” 布局,营收 99% 来自长鑫供应,目前已占据其超 30% 的封测份额,且随着汇成持续注资扩产,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核心卡位:长鑫 IPO 的 “影子股” 与业绩弹性引擎
长鑫存储的 IPO 进程为汇成股份注入强催化剂。作为国内 DRAM IDM 龙头,长鑫存储注册资本超 600 亿元,其上市后有望加速产能释放,Counterpoint 预测其 2025 年 DRAM 出货量同比增长 50%,市占率将从上半年 5% 提升至年底 8%。若按 2027 年长鑫 8% 市占率对应千亿营收测算,鑫丰科技 30% 的封测份额可贡献 3 亿 + 净利润;远期长鑫市占率若达 20%,鑫丰净利润将突破 10 亿大关,为汇成带来丰厚投资收益。
产业资本的认可更凸显鑫丰科技的稀缺价值。2025 年 10 月,上峰水泥以 5000 万元战略投资鑫丰科技,获 7.17% 股权,印证了长鑫生态链的投资价值。汇成股份作为鑫丰的第一大股东,不仅通过股权收益分享成长红利,更通过技术协同深化绑定 —— 鑫丰的 DRAM 封测技术与汇成在凸块制造领域的积累形成互补,其金凸块工艺可实现 6μm 间距、2.5μm 高度差控制的高精度封装,为 DRAM 封测的良率提升提供支撑。
三、多维增长:主业升级与 3D DRAM 的百亿增量
汇成股份的成长逻辑并非依赖单一变量,而是 “主业夯实 + 新业务爆发” 的双轮驱动。在显示驱动封测主业,受益于台系产业链向大陆转移及 AMOLED 渗透率提升,公司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快速增长,可转债募投产能持续释放。针对金价上涨压力,公司布局铜镍金、钯金等新型凸块产能,每月数千片产能已建成,有望通过降本增效提升毛利率,2026 年主业净利润预计达 3 亿 +,按 30x PE 测算对应 100 亿市值。
端侧 AI 与 3D DRAM 则打开第二增长曲线。AI PC、智能手机等终端推动单机存储容量翻倍,汇成切入国内科技巨头手机定制存储封装链条,单机价值量 3 美金;更关键的是,公司绑定台系 3D cube 与大陆 3D DRAM 堆叠方案双龙头,成为端侧 AI 存储封测核心供应商,单机价值量高达 10 美金,仅此项业务就有望贡献 2.5 亿净利润,按 40x PE 估值可达 100 亿市值。3D DRAM 作为突破存储密度瓶颈的关键技术,其封装需求将随技术成熟持续放量,汇成的提前布局已抢占先发优势。
四、价值重估:140 亿市值下的安全边际与成长空间
三重业务的估值叠加显示,汇成股份存在显著价值低估。主业显示驱动封测 100 亿 + 鑫丰科技 100 亿 + 端侧 AI 3D DRAM 100 亿,合计目标市值 300 亿,较当前 140 亿市值存在 114% 的上涨空间。若考虑长鑫存储 IPO 后扩产加速,市占率超预期提升带来的业绩弹性,远期市值有望冲击 500 亿。
从行业可比维度看,存储封测企业在周期上行期普遍享有 30-40x PE 估值,而汇成当前 PE 不足 25x,显著低于行业均值。随着长鑫 IPO 落地、存储周期持续上行及 3D DRAM 技术商用,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将不断强化,估值折价有望逐步修复。正如中信证券所言,长鑫产业链的设备、封测标的将持续受益于产能扩张与国产化率提升,汇成股份作为封测环节的核心标的,其价值重估已箭在弦上。
在 AI 算力与国产替代的时代浪潮中,汇成股份以 “长鑫生态 + 技术壁垒 + 多维布局” 构建起竞争护城河。当存储大周期的风持续吹拂,长鑫 IPO 的钟鸣即将敲响,这家被低估的 DRAM 封测龙头,正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