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晚年李讷谈李敏,感慨道:姐姐有本事,我俩的福气不一样

发布日期:2025-11-24 07:02 点击次数:56

那句姐姐比我有本事,两个孩子都很有出息,从李讷嘴里说出来,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细品之下,那里面没太多酸涩,倒像是一种卸下重担后的坦然,甚至带着一丝局外人的欣赏。这话说出口时,外人眼中那个曾经在父亲膝下长大、活泼直率的李直,早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1959年国庆招待会后台,人民大会堂的灯光斜斜打下来,十九岁的李讷帮着二十二岁的姐姐李敏整理旗袍。她压着嗓子说姐,别紧张,李敏笑着回还得你提醒。那一刻,姐妹俩的身影被拉得老长,仿佛预示着日后各自漫长又岔开的人生路。没人能想到,这条路的分岔点,从根上就埋下了。

一个是在延安炮火声中出生,三岁就被送到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在异国他乡的黑麦面包和俄语中度过童年的李敏。另一个,是抗战尾声降生,在父亲难得的清闲时光里,牵着手在窑洞前数星星,用父亲批文件的红蓝铅笔涂涂画画的李讷。回国后,汉字反倒成了李敏的第二外语,父亲忙,辅导语文的活儿,自然落到了妹妹李讷头上。

住进菊香书屋后,这种差异更明显了。李讷在院子里养兔子,无拘无束。李敏则需要把苏联带回来的笔记本,一页页地用来抄写中文课文,奋力追赶。父亲有时夜里回来,一手牵一个,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话是真心的,只是手心手背的温度,从一开始就不太一样。

人生的拐点来得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李敏进了北大俄语系,后来顺理成章地进入军委总政,与孔令华相识结婚。1963年儿子孔继宁出生,远方的父亲连说三声好。而妹妹李讷,读的是历史系,却一头扎进工厂,着迷于齿轮咬合。她的人生似乎更凭一股子直觉和热情往前冲。

1966年后,她主动去了江西的五七干校。酷暑里锄草挑水,没人把她当特殊人物,她也乐得如此。有人劝她给家里写信求个照顾,她摇头说都是分内事。这种分内事里,也包括了她的第一段婚姻,和一个在伙房工作的服务员,婚礼简单到只有柴火和稻谷的香气。这段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年半后就因为性子不合散了。

几乎是同一时期,历史的浪涛也拍打到了李敏身上。她带着两个孩子搬出了那个曾经的家,辗转在京郊的平房。最冷的时候,没有炉子,她只能用一件军大衣裹住自己和女儿孔东梅,一夜起来添好几次煤。白天她是外事口译员,晚上,家里那台缝纫机就是全部的指望,靠着它补贴家用。后来有人问起那段日子,她就一句,日子总要往前过。

等到风浪过去,姐妹俩的人生仿佛掉了个个儿。李讷回到北京,在中组部的批准下,和部队通信兵出身的王景清组成了家庭。王景清性子温和细致,拎着菜篮子在市场里转悠是常态。街坊邻居开玩笑,说王师傅十分,李大姐八分,扣两分是怕她骄傲。这种市井的幸福,对她来说或许刚刚好。

而李敏的两个孩子,在九十年代后,渐渐有了大出息。儿子孔继宁进了外交领域,女儿孔东梅更是商界女强人,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次聚会上,当别人提起外甥和外甥女的成就,李讷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便脱口而出了。

其实姐妹俩的情分,并没有因为境遇的不同而疏远。在中南海家宴上,李讷曾无意间说起姐夫的旧事,让场面一度尴尬。是父亲夹了块鱼,一句吃菜要趁热,把所有的话都压了下去。事后李讷马上道歉,姐夫也一笑而过。这种家庭内部的磕碰,反倒显出几分真实。

很多年以后,她们俩还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年特定的日子,总会去纪念堂。仪式结束后,就到东交民巷的老咖啡馆坐坐,一人一杯黑咖啡,默默无言。直到杯子见底,李敏会轻声说:爸让我们多做事。李讷点点头:少说话,多做事。彼此都懂。

命运这东西,很难说清到底亏欠了谁,又补偿了谁。它给李敏的苦,大多放在了前半生;给李讷的难,却留在了后半程。值得一提的是,那句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们都记了一辈子。父亲去世后,李敏会拿孙辈的照片给李讷看,李讷也会请姐姐尝尝王景清新学的湘菜。门口那盆常青藤,绿得踏实,就和这份情谊一样。

命运的秤砣,谁又说得清是偏向了谁呢?或许,能安稳地在菜市场被大妈打个八分,也算是一种别人求不来的福气吧。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