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为了让退回那张价值超过500元的卡牌,竟然要妈妈对11岁的孩子连续扇五分钟耳光,说实话,这事真是让人气炸了。
卖家的荒唐要求曝光后,网友吵翻了天:
有人说:“孩子不懂规矩就得管教,要不迟早会惹出乱子。”这样的人痛斥那些熊孩子的胡闹行为。
也有人觉得:“这不就是在鼓动家庭暴力嘛!”
这场争议的背后,藏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霸王退款条件”真是把我的三观都刷新了一次。
如果只申请退款的话可以,不过得支付30%的跑单手续费。
李女士还没弄明白“跑单费”到底是啥,就在对话框里突然出现了一张截图。
标题上那“未成年退款须知”几个字一加粗,她马上就握紧了手里的手机。
这场退款争执的起因,得追溯到大概两个小时之前。
李女士(化名)说,11岁的女儿悄悄拿了外婆的手机,在千岛App上买了一套价值超过500元的卡牌。等她察觉时,订单刚刚生成,商品还没发出去。
原本以为只要赶紧打个电话阻止,就能顺利退回款来,没料到一联系卖家后,对方的要求让她完全愣住了。
那卖家不仅不打算轻易退钱,还自己整理了一份什么“未成年人退款须知”的文件发过来。
上面不仅列了“约法7章”,更离谱的是其中的条件3:
家长被要求提交一个长达5分钟以上的录像,内容是用力扇孩子耳光的全过程,中途不能暂停,而且得能听到清楚的耳光声。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还只是“门槛”上的一小部分罢了。
还有呀,卖家还想要孩子手写的1000字检讨书,得家长和孩子一块签字按手印,还得录个两人一起朗读检讨书和现场道歉的3分钟视频。
李女士立马讲清楚缘由,没成想只换来了卖家更加态度恶劣地甩来一句:
你就直说还退还是不退,要退的话就得照办。
求助无门的李女士只能转向平台客服,可得到的回复只有一句:
抱歉呀,平台没办法强制执行,还是建议你们自己多沟通、协商一下吧。
没想到的是,这起家庭消费争执竟然一下子发酵开来,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退款还要扇孩子耳光 5 分钟”的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榜。
面对舆论压力,千岛 App 官方客服向媒体回应:
说到这次纠纷,主要是因为个人在闲置交易中发生的事情,没有用到平台的核心闪购服务。卖家的要求属于个人行为,所谓的“退款须知”其实只是网络上传的一张图片,并不是官方规定。
平台也坦承,未成年人闲置交易的法规确实是行业里的难题,将会着手改善售后服务体系。
不过到目前为止,李女士的退款还没有消息。
谁知道,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例子。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千岛 App 的投诉总数已经攀升到9825条了。
不少人反映,售后服务真让人头疼,客服也不怎么搭理,成了大家常抱怨的重点。有的用户甚至说,维权折腾的成本比买的商品还贵。
要搞明白这次纷争为什么难以推进,少不了地提到交易发生的千岛App。
这个引起争端的平台到底是哪个?它的主要运营方式又是啥?
千岛App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实际上,千岛App主要是个玩潮品、卡片、模型啥的买卖平台。
而“闪购”是其最核心的频道之一:
在这个地方,买卖双方进行的交易产品都由平台重点保证,有“官方查验、正品保障、统一仓储发货”这几项保障。
本来是为了处理二手潮玩交易中真假难辨、售后麻烦多的问题,也成了平台特别推崇的交易方式。
比方说,点开一款最近特别火的拉布布毛绒挂件,用户一确认付款,马上就能收到千岛官方鉴定的正品。
但很少有人会拉到页面最底部,那里藏着一行最小、最关键的提示:
闪购为卖家提供寄售二手闲置物品的服务,但按照《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二手商品、定制商品等除外”,因此这类物品不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之内。
李女士的退货争议,偏偏就卡在了这个问题上。
就算孩子只下了两小时,订单还没发出去,卖家也直接说:“你这是成年人假装成未成年人下单,故意退货。”
一边是家长找不到维权的路,一边是卖家提出那么离谱的要求,平台也只能就事论事地看待这些条件。
这本来就是个普通的退款争议,结果马上就让网友们炸开锅,讨论都变得两极分明。
网友们的热议就像炸开锅似的,讨论的声音也是惊天动地。
评论区一阵哄哄哄,好像炸裂一样,双方的看法针锋相对,争执得不可开交。
支持卖家的那波人,说出来的话听得人心里发紧:
挺不错的。
要我说,家长也得挨个儿扇个五分钟,扇出点血来才肯退钱。
也有人替卖家抱不平:
支持呀!偷偷用家长的钱买东西,买完又违反买卖规则要求退款,凭啥责任全让卖家扛?
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对“未成年乱点订单”的不满情绪。
实际上,这些人心里都明白,归根结底就是对未成年人随意下单弄得商家蒙受损失感到不满。
可另一边的声音更戳人,有人忍不住在评论里叹气:
我看了评论区的回帖,感觉和你想的一样,没人真的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也没人关心平台的制度合理不合理,大家好像只在乎表面看起来很爽快,搞到最后这是怎么回事啊?
还有人点出关键:
真是颠覆三观啊,说到底这是典型的报复心态,估计是游戏厂商安排的水军吧。
持反对意见的人则把焦点放在“儿童权益保护”上,直接怀疑那些声音背后的动机。
说到底,这件事里其实没人完全站得住脚。
孩子偷偷用老人手机又下单,这个确实算错事了。
卖家把“扇孩子”当作退款的条件,这明显有点过分了。
平台嘴上说着“优化未成年交易规则”,实际上连基本的纠纷调解都搞不定,也没履行应尽的责任。
可评论区里要么喊着“该打”,要么骂着“水军”,反倒没人真的琢磨:
得让孩子养成不随意下单的习惯,售后这边也得避免互相刁难的情况出现。
说到底,比起争个输赢,孩子的处境和平台的责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吧。
结语
在这次退钱的事儿上,根本没有谁占上风。
11岁的孩子偷偷用手机买东西,确实是不对的。
卖家用“扇娃5分钟”作为退款的条件,这样一来,原本的交易矛盾变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千岛App一边承认未成年交易是个难题,却又在纠纷中说“管不了”,让家长维权变得很难。
网友吵着“该打”或“家暴”,却没绕开核心:
想让孩子少出这样的错,得从日常细节抓起,耐心引导,给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理讲明白,同时多注意他情绪变化,及时沟通提醒,别急别躁,慢慢让他明白为什么这样不好。
说到底,不是靠扇孩子的视频,也不是靠吵架,而是得有实在的规则:
管好孩子们在网上的花钱问题,平台也得尽到自己的责任。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填补监管的空缺,才能杜绝退货时动手打孩子的荒唐事,真正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消费安全。
凤凰网科技报道:退款时竟要狠狠扇孩子耳光长达五分钟,二手潮玩交易的陷阱让不少人掉进了坑。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