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朝鲜战场,一位志愿军连长与朝鲜姑娘的相遇,始于一次绝望的求救。炮火连天中,她抱着奄奄一息的弟弟闯进营地,他放下武器只说了一句“先救人”。从语言不通到互相学习,从缝补衣服到教做泡菜,战火中的点滴善意悄然化作牵挂。敌机扫射时他舍身相护,离别前夜她勇敢告白:“如果你回不来,至少我还有这个回忆。”然而未婚怀孕的流言、军纪与真情的对峙,让这段感情面临严峻考验。当团长说出“就地结婚,记过处分,继续任职”九个字时,一场战地婚礼在废墟上举行——这不仅是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情,更是一个时代在残酷中守护人性的温度。
主持人:大家好呀!欢迎再次蹲到我们的节目,我们带着新一期走来了!这期咱们不聊别的,就聊一个特别特别戳心的故事——1953年,朝鲜战场上,一个志愿军连长和一个朝鲜姑娘,怎么从救命恩人,变成了生死相依的爱人。你猜,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我第一次听这故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事儿能成?战争里头,哪有空谈情说爱啊?但你听下去,真的会忍不住跟着他们心跳。 嘉宾:说实话,我第一次听也觉得不太可能。但你想想,那会儿是1953年,战争快结束了,可炮火还在响。有个叫朴英淑的朝鲜姑娘,抱着她八岁的弟弟,跑到志愿军营地门口,哭着说‘求求你们救救我弟弟,他快不行了’。你想想,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在战区里跑,得多绝望?赵建国连长当时正在检查装备,一听这话,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儿,亲自去看了。 主持人:对,就是赵建国。我特别想问你,你当时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也觉得,这姑娘胆子真大?但你再细想,她没别的办法啊。弟弟肺炎快不行了,她只能找穿军装的人。而且你注意没,她穿的是朝鲜传统衣服,虽然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这说明啥?说明她不是随便冲过来的,她是带着尊严来的。你要是她,你会怎么做? 嘉宾:我肯定也会冲过去,哪怕磕头都行。而且你发现没,建国那会儿朝鲜语说得磕磕巴巴,但英淑居然听懂了‘我是连长’。这说明啥?说明人在危急关头,语言不是障碍,眼神和语气才是。后来军医一看,孩子肺炎挺重,得住院观察。建国二话不说,安排饭、安排床位,还让炊事班多准备两份。你听,这不是程序,这是人情。 主持人:对,这才是重点。他没说‘按规定办’,而是说‘先救人’。而且你注意,英淑守在弟弟床边,寸步不离,连军医都忍不住问建国:‘你会朝鲜语?’建国挠头说‘会一点’。这细节太真实了——不是英雄主义,是笨拙但真诚的沟通。后来英俊能坐起来了,居然用中文喊‘哥哥’,建国一愣:‘你教他的?’英淑害羞点头,说‘谢谢你们’。那一刻,我觉得爱情的种子,其实就埋下了。 嘉宾:没错!而且你听,英淑不是光等着被救,她主动提出要帮战士们缝补衣服,说‘你们救了英俊,我应该做些什么报答’。这姑娘,真不是那种只会哭的弱女子,她是用行动表达感激。战士们叫她‘朴大姐’,说明她已经融入了。建国呢?他居然说‘我可以教你中文’。你想想,一个连长,教一个朝鲜姑娘学中文?这在当时,得多特别?但他说了,而且真的教了。 主持人:我特别想插一句——这不就是语言学习作为感情纽带吗?你看,他们从‘家’字开始学,英淑问‘建国哥哥的家在哪里?’建国说‘在河北’,英淑眼神黯淡:‘原来是的,但战争……现在只有我和英俊了。’你听,这对话里头,全是心酸和信任。建国没说‘别难过’,而是说‘战争结束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听起来普通,但放在战地,就是承诺。你有没有觉得,那一刻,他们的心,其实已经靠在一起了? 嘉宾:对,而且你注意,英俊康复后,他们没急着走,英淑也没急着离开。她每天来营地,帮忙缝衣服、帮厨,还教炊事班做泡菜。战士们喜欢她,连李大夫都夸她手艺好。建国呢?他看着英淑教人做泡菜,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感觉,不是突然的,是日积月累的——她坚强、善良、温婉,还带着朝鲜女子特有的韧劲。你要是建国,你能不动心吗? 主持人:老实说,我肯定动心。但问题是,战争年代,感情能靠谱吗?你想想,四月天气暖了,训练更频繁,但英淑还在。英俊学会唱《东方红》,战士们鼓掌,英淑看着弟弟笑,说‘英俊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建国心里一酸,说‘战争给你们带来了太多痛苦’,英淑却说‘但是遇到你们,我们很幸运’。这话,听着简单,但分量太重了。你有没有觉得,这已经不是‘救命之恩’了,是‘命运相逢’? 嘉宾:没错!而且转折点来了——五月那天,空袭警报响了。建国跑出去喊‘所有人进防空洞’,结果发现英淑和英俊被困在废墟里。敌机俯冲扫射,子弹打在建国身边,他充耳不闻,徒手搬石头。你听,这哪是连长?这是拼命的丈夫!最后他背起英俊,拉着英淑跑,敌机又俯冲,他本能地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弹片。你想想,那一刻,他心里想的是啥?不是军纪,不是任务,是‘不能让他们出事’。 主持人:我听到这儿,真的有点哽咽。建国背部被擦伤,血流了不少,英淑看着他,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建国却说‘没事,小伤’。这男人,真硬气!但晚上,英淑主动留下来照顾他,扇扇子,轻声说‘今天我差点失去你,我才发现……你对我有多重要’。你听,这话多温柔?建国愣住了,半晌才说‘英淑,其实我也……’然后握住了她的手。月光下,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你有没有觉得,这比任何电影都真实? 嘉宾:太真实了!而且你注意,英淑说‘我不在乎,只要你愿意,我什么都不在乎’。这话,放在今天可能觉得太冲动,但在战地,这就是最勇敢的告白。建国吻了吻她的手背,说‘我愿意’。那一刻,他们不是军人和朝鲜姑娘,是两个决定共度余生的人。但问题来了——六月,建国接到任务,要带队深入敌后侦察。他告诉英淑‘明天晚上出发’,英淑抱着他,说‘你一定要活着回来’。你听,这已经不是恋人,是生死相托的伴侣了。 主持人:对!而且更戳心的是,那天晚上,英淑鼓起勇气说‘今晚我想和你在一起,真正地在一起。如果你回不来,至少我还有这个美好的回忆’。你想想,一个传统朝鲜女子,说出这话得多难?但她说出来了,因为爱。建国问‘你确定吗?’她点头说‘我确定,我爱你’。那一夜,他们交付了彼此。第二天,建国出发,英淑和英俊送他,英俊抱着他的腿不放,建国蹲下说‘你要好好照顾姐姐,知道吗?’英俊说‘我是男子汉’。你听,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嘉宾:是啊!建国说‘等我回来,我们就正式举行婚礼’,英淑点头,眼泪流下来。然后第八天,他回来了,虽然负伤,但活着。英淑扑进他怀里,哭得泣不成声。围观的战士们没人觉得不合适,反而感动。那天晚上,他们再次相拥,说‘以后再也不分开了’。你听,这已经不是爱情,是命运共同体了。但命运偏偏在这时,给了他们一个考验——九月下旬,英淑怀孕了。 主持人:对,这就是转折点。英淑一开始以为是着凉,后来吐得厉害,去找金奶奶确认——已经两个多月了。你想想,那会儿未婚怀孕,多严重?尤其在朝鲜传统社会。英淑不敢去营地,建国急了,亲自去找她。英淑低着头说‘我怀孕了’,建国愣住,但马上说‘那我们就马上结婚’。你听,他没犹豫,没推脱,直接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但问题来了——流言蜚语传开了,村里人说‘没结婚就怀孕,成什么样子’,连营地里都有人议论。 嘉宾:对,指导员陈启明找建国谈话,说‘你作为军官,要起表率作用’。建国说‘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我不会逃避责任’。然后这事层层上报,到了团长刘文山那儿。你猜团长怎么想?他四十五岁,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种事第一次遇到。他问‘建国平时表现怎么样?’营长说‘作战勇敢,对战士关心’。团长又问‘那个朝鲜女子呢?’营长说‘人品不错,战士们喜欢她’。你听,团长没直接骂,而是先了解人。 主持人:这就是领导艺术啊!团长没马上处罚,而是让建国停职反省。你想想,建国心里多难受?但英淑更难受,她觉得是自己害了建国,压力大到吃不下饭,人瘦了一圈。英俊跑去营地找建国,说‘姐姐她很难受,你去看看她吧’。建国心如刀割,决定主动找团长谈。他把整个事情讲了一遍,说‘我知道违反军纪,但我对英淑的感情是真挚的,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但希望能娶她,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你听,这男人,真有担当。 嘉宾:对!团长听完,没马上表态,而是亲自去见英淑。他用朝鲜语说‘我是刘文山,志愿军团长’,英淑紧张得不行。团长问‘你真的爱建国吗?’英淑说‘我爱他,从第一次见到他,我就知道他是个好人’。团长又问‘你愿意跟他结婚吗?即使离开家乡?’英淑说‘我愿意,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去哪里我都愿意’。你听,这姑娘,多坚定!团长从她眼里看到了真诚。 主持人:然后团长又去找建国,问‘如果组织不同意你们结婚,你会怎么办?’建国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会服从组织决定,但我不会抛弃英淑和孩子。即使被开除军籍,我也会负责到底’。团长被感动了,当天晚上召集团部开会。他说‘战争夺走了太多人的生命,也摧毁了太多爱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能找到真爱,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它,而不是摧毁它?’你听,这话多有人情味! 嘉宾:对!副团长说‘但军纪……’团长说‘军纪要维护,但也要考虑具体情况。建国和英淑是真心相爱的,他们没伤害任何人,也没影响战斗力。相反,建国一直是优秀军官’。最后大家同意:给他们一个机会。第二天,团长把建国叫到团部,拿起文件说‘我宣布团部的决定:就地结婚,记过处分,继续任职’。你听,九个字!建国愣住了,以为自己至少会被撤职,没想到团长不仅同意婚事,还让他继续当连长! 主持人:我听到这儿,真的想鼓掌!建国激动得说不出话,向团长深深鞠躬。团长说‘别光谢我,要谢你的战士们,他们都为你说话’。建国眼泪都出来了。然后他跑去告诉英淑,英淑哭着说‘真的吗?团长真的同意我们结婚了?’建国擦去她的眼泪,说‘我们可以正式结婚了,再也不用担心闲言碎语了’。英俊在一旁蹦蹦跳跳,说‘以后我就叫你姐夫了!’你听,这画面,多温馨! 嘉宾:对!一个月后,他们在营地空地上举行了婚礼。战士们用彩绸装饰,搭了简易台子,刘团长亲自主持。英淑穿着村里大婶连夜赶制的白色朝鲜传统服装,建国眼里她就是最美的新娘。三班长拍着建国肩膀说‘嫂子真漂亮’,建国说‘谢谢兄弟们的祝福’。当团长宣布‘我宣布,赵建国同志和朴英淑同志正式结为夫妻’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有人偷偷擦眼泪——在战争年代,能见证一场婚礼,太难得了。 主持人:而且你注意,婚礼后,团长单独找建国,说‘我同意你们婚事,不仅因为感情,更因为在这个残酷年代,真挚的爱情是珍贵的,值得保护的’。建国郑重说‘我明白您的苦心,一定不会辜负’。团长拍拍他肩膀说‘战争总会结束的,到那时,我希望你能带着英淑和孩子回到中国,过上幸福的生活’。建国说‘一定会的’。你听,这不仅是爱情,是时代对人性的托付。 嘉宾:对!婚后日子简单但温暖。英淑身体好转,建国陪在她身边,还学会做朝鲜菜。几个月后,英淑临近分娩,雪花纷飞的冬夜,她阵痛,建国找来军医和金奶奶。经过几个小时,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当婴儿哭声传来,建国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第一次抱儿子,眼中含泪。英淑虚弱但幸福地说‘他长得像你’,建国说‘不,他长得像你,更漂亮’。他们给孩子起名‘建新’,希望他能在新中国健康成长。 主持人:建新出生后,全家更幸福了。英俊特别喜欢小侄子,战士们轮流送礼物。但战争结束了,志愿军要撤回中国。建国和英淑面临选择:留在朝鲜,还是回中国?英淑抱着建新说‘你的家在中国,我们应该回去。我想让建新在你的故乡长大,接受中国的教育’。建国心疼说‘这意味着你要离开故土’,英淑坚定说‘我的家人就是你和孩子们。有你们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你听,这姑娘,多有格局! 嘉宾:对!他们决定回中国。临别时,朝鲜村民送行,金奶奶含泪说‘这里永远是你的家’,英淑哭着说‘一定会回来看您’。火车启动,英淑抱着建新,看着远去的故土,眼泪止不住。建国搂着她,轻声说‘我们会有新的开始的’。回到中国后,建国继续服役,英淑在家相夫教子。起初语言和习惯有困难,但她很快适应,学会包饺子、做面条,还教婆婆做朝鲜菜。建国父母起初有疑虑,但被她的善良勤劳感动,说‘这孩子真不错,比本地姑娘还贤惠’。 主持人:你看,这就是文化适应的力量!建新健康成长,既会说中文,也会说朝鲜语。建国经常给他讲战争故事,讲他和妈妈怎么相遇。孩子长大后说‘爸爸,你们的爱情真的很伟大’。几年后,建国转业当小学教师,英淑在纺织厂工作,一家人平静幸福。多年后,中朝关系正常化,他们带孩子回朝鲜探亲。故乡变了,金奶奶老了,但大家都为他们的幸福高兴,说‘你们的爱情故事在村里传为佳话’。 嘉宾:对!晚年的建国常和朋友谈起刘团长那九个字——‘就地结婚,记过处分,继续任职’。他说‘如果不是团长的开明和人性化,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英淑也说‘战争是残酷的,但人性是温暖的。在那个年代,我们遇到了那么多好人,才有了今天的幸福’。你听,这九个字,不仅改变了他们三个人的命运,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温度。 主持人:说到底,这故事最打动我的,不是爱情有多浪漫,而是它在最残酷的环境下,展现了人性最温暖的一面。军纪和人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平衡的。刘团长的那九个字,是原则与温情的完美结合。它告诉我们,在坚持规则的同时,也要理解人性,尊重爱情。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温度,也是我们今天该记住的东西。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祝你有个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