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荡,别怕,机会正酝酿
打开行情软件,其实不少人瞬间紧张,不过大家都懂,当股价忽红忽绿,指数上蹿下跳,然后朋友圈热议“周五魔咒”,有人顿时慌了,究竟这波震荡,是短调还是新跌?这种时刻反而最考验投资者的定力,也是最容易错过大机会的时候。
现在收盘后,后市留言就像潮水,大家问“周五会不会又跳水”,然后又关心“下周能不能解套”,甚至有人纠结“加仓还是割肉”,其实不仅散户焦虑,机构也在抢跑,资金分歧比以往明显,日成交仍然破万亿,不过更深的信号,其实正在藏在震荡背后。
其实市场现在正在变得微妙,政策有新方向,资金在悄然换阵,产业趋势也暗流涌动,这波震荡到底要不要怕?“周五魔咒”还灵不灵?下周的机会到底藏哪?我们就聊聊,这里有哪些核心变化和新机会。
“周五魔咒”真有用,还是心理暗示?
说起“周五魔咒”,其实老股民早就习惯了,因为大家都觉得周五容易下跌,主要担心周末爆雷,或者短线兑现获利,于是自然提前跑路,但这个“魔咒”更多是一种心理恐慌。
有数据,其实过去五年,A股周五上涨概率超过50%,魔咒失灵的次数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两年,板块分化剧烈,魔咒效应边际削弱,为什么大家还是怕?其实核心就两点。
震荡变剧烈,投资者心态更脆弱,因为板块轮动快,上午刚涨的行业,下午就绿,短线资金不断翻飞,大家就开始“落袋为安”;消息面仍然不确定,周末政策、外部变量总让人担忧,于是资金提前跑路,不算市场自身走弱,更像常规避险。
震荡不等于下跌,其实这轮调整本质,是新旧动能拉锯,市场预期分化,而不是基本面恶化。魔咒之说,更多只是旧习惯,真正的投资逻辑,还是得看背后支撑。
三大底牌,A股下跌空间受限
大多数人只盯着指数,但忽略了“安全垫”,其实今年市场托底有三大力量,而且下周这些影响会更大。
政策面仍然托底,今年政策明确“防风险、稳经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已经推行,设备补贴、产业升级政策不断落地,因此,无论市场如何动荡,只要没有极端利空,政策不会急转直下,这就给了信心和底线。
基本面整体弱复苏,但新旧产业分化明显,目前经济虽不强势,但结构性在变,传统行业增速回落,新能源部分过剩,但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新产业加速爆发,这种分化其实在股价上也能看到,即使指数震荡,也总有结构性机会。
第三,资金面其实并没有流出,外资流入减慢,但人民币存量资金活跃,两融余额稳定,杠杆并没有降下去,北向资金对高景气板块始终净流入,再加公募换仓,资金正在寻找新蓝海,所以反而为后市上涨埋下伏笔。
生动案例来讲,比如今年AI企业融资甚至超过智能汽车板块,说明主力资金已经提前抢滩,下次板块反弹,很可能集中在这些新兴行业。
下周主线,市场最喜欢这两块
震荡期,最怕乱买瞎跟风,其实抓机会,一定集中主线,结合政策和基本面,资金也在暗中布局,接下来最有希望的,就是新质生产力和估值修复。
第一个主线当然是新质生产力,今年政策已经把AI、机器人这些提到双驱动地位,这些赛道商业化进程在加速,比如AI Agent成新热点,相关企业已经抢先上市,尤其像商汤、科大讯飞,股价屡创新高。还有机器人领域,减速器、传感器今年订单暴增,下游场景不断扩展,行业景气度在提升。
第二个主线,就是估值修复,新质生产力主线适合激进派,但是保守投资者可以关注低估值、业绩改善的板块,比如消费,农林牧渔、家电、社服、汽车今年订单恢复明显,估值处历史低位,业绩边际好转,政策还在加码,两新政策直接利好消费细分。
另外,央国企也是重点,今年央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市值管理逐步落地,并购重组频频发生,对于高分红、业绩稳定的央企,安全边际很高,风格切换后,相关板块往往率先反弹。
别跳这些坑,三类股票一定避开
讲机会,也得提醒风险,震荡市有诱惑也有陷阱,这三类股票,下周千万别碰。
炒概念没业绩的板块,比如有些小票跟风AI,借势拉爆,但没有业绩支撑,炒完就砸,资金一撤立马暴跌,看公司财报,营收和订单没有实际增长的,一定要远离。
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部分新能源、传统化工,今年盈利持续下滑,即使便宜也不值钱,长期趋势下跌,盲目抄底只能越套越深。
最后,爆雷风险高的问题股,临近年报、季报披露,有些公司财务恶化,或商誉极高,一旦发布业绩,马上一个跌停,不给出逃机会,负债率高的公司更要警惕。
操作策略稳中有进,精准布局
讲那么多机会和坑,操作怎么做?其实分为几点。
第一,仓位不要满仓,震荡市留足流动性,建议5-7成仓位,现金要留够,万一有回调可以加仓,一旦转强也不踏空。
第二,选股一定看业绩和趋势,重点盯新质生产力、业绩改善消费,不要一味跟风低价股或小票,只有强基本面的公司,才能在震荡市突围。
第三,心态管理很重要,别被波动带偏节奏,涨了疯狂追,跌了割肉,结果高买低卖,长期最赚钱的往往是能拿得住正版块,短期波动只要没破坏基本面,最多是加仓机会。
第四,短线操作记得快进快出,不恋战,设置止盈止损,不频繁换股,省得交易成本越亏越多。
定格你准备好迎接下周了吗?
其实这波A股震荡,更像动能转换的阵痛,不过随着政策托底、产业迭代、资金布局,下周市场很可能开启结构性上涨,不必因“周五魔咒”心慌,关键是布局业绩、趋势、政策共振的优质股。
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震荡期是试金石,也是价值股的分水岭,接下来你打算持股还是加仓?手里标的是不是高景气主线?或者你更关注低估值消费和央国企?欢迎评论聊想法,也可以点赞关注,后续我会持续跟踪行情,共同挖掘市场新机会!
你认为,震荡市里什么操作最稳健?还是说,你更想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