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令人莫名生气又忍不住想笑的场景。
汉密尔顿无视双黄旗,仅仅训诫一次,这让人生出一种莫名的看热闹心情。想象一下那些为了维护比赛公正连续受到处罚的车手,让人觉得不仅心累,还仿佛在看一场戏。有人会说,规则本来就很死板,要柔性处理也合理,但看到汉密尔顿就能轻轻松松逃过处罚,难免让人觉得比赛裁决的公正性变成了笑话。
试想那些在赛场上因为一次无意踩错油门被罚退的普通车手,排位就这么一夜之间没了,心理打击得多大?而汉密尔顿一边在赛会仲裁室里撇清,没有看到黄旗灯板,又能活蹦乱跳,简直像在跟裁判玩躲猫猫。你说这公平还是真不公平?赛场上的尺度和判罚,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差距?难道就因为汉密尔顿是“老大”?
这次事件牵扯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规则执行的问题,更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你可以不过问,没人会处罚你”的暗示。大家都明白在赛车圈里,某些人享有特殊待遇。你觉得不怪裁判偏袒那些顶级明星,异常明显的“偏差”也开始成为常态。比赛变得不用担心规则,只要你有“关系”,用点话术,或者姿态稍微正常点,惩罚总能“打折”。
可是你要说赛会裁决的理由,也挺令人无语。他说“为了保持一致”,这得多荒谬才能用一句话掩盖昨晚的“偏心”。“过去也有类似事件”,意思就是说,你们想怎么判就怎么判?这叫公平?不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的吧。
我还能不能相信裁判的标准?每次看到这些“特权”操作,心里就想,难道比赛不是用规则说话吗?为什么偏偏在关键时刻变成了“人情牌”?这不是一种不尊重,也不是公平的妥协,而是一种对所有认真对待比赛人的“蔑视”。你说这风水轮流转,某些人越走越远了。
汉密尔顿挺聪明的,他看似没有硬碰硬,实际上心里明明清楚,刚刚那个停在路边的勒克莱尔,才是真正的危险和隐患。比赛中犹豫一秒钟,说到底不过是为了留点底牌。可是裁判笃定宣告只警告,反而让人觉得,这规则的执行只是一场看似公正的表演。
有人会说,别太较真,赛车本来就是靠胆量和技巧的。就是因为这种“看似宽容”会让比赛失去原本的意义。公平这两个字,何其重要。谁都不想看到所谓的“职场潜规则”变成了“赛车潜规则”。最终受害的还是那些努力坚持公平竞赛,不断追求进步的车手。
我只想说,看来国际汽联的态度是越来越明显了。有人觉得他们在往前走,实际上是在给那些有资源、有关系的人开绿灯。不然为什么会如此轻松地让一个拥有最多争议的明星逃过处罚?是不是因为,他的粉丝基础比任何人都牢固?是不是因为,他的表现一向都让人看得起?或者,只是单纯容忍这个“一线明星”的“特权”?
到看到那些所谓的“规则制定者”面对争议,依旧采取“维持现状”策略,心里不禁有点失望。比赛本应是实力的较量,而不是规则的偏袒。难道我们心里都知道,车轮碾过的不是车手,是公平和正义的底线?
这一切的争议,就是在说,透明、公正和合理,究竟在汽车运动中还算什么?比赛输赢,真的只是靠速度和技术,还是也靠一点点运气和大佬的“做派”?如果连规则都变得像软糖一样软趴趴,连最基本的公平都不能坚持,未来还能相信这项运动的纯粹和严肃吗?
我只希望下一次裁决时,别再出现眼前一亮的“偏心”能手。毕竟,只有真正的公平,才能让热爱这项运动的心人,心无旁骛,无愧于热爱。问一句:这份公平,还是不是你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