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家嘴的裁员风暴,看得真心烦
侬晓得伐,2019年那阵子,陆家嘴那幢幢写字楼上挂满了裁员横幅
那些被裁掉的中国工程师,额真心觉得他们终于看得清楚了个事儿:原来这家美国巨头,甲骨文
已经把咱们中国当成了个“可以随便收购的市场”而已
对额来说,这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在弄堂里看到有人在抢菜,明明还觉得蛮好奇,转头一想
那家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混了快三十年,垄断得挺厉害的,想想他们其实从来都没把中国当回事,只当我们这儿是个“殖民地”似的,随意收割
● 甲骨文的“来三”——从1989年的硬拼到眼下的败局
说到这段历史,阿拉就要讲讲当年甲骨文怎么进咱们中国的
记得那会儿1989年,甲骨文带着数据库“老灵老灵”的花头,刚刚闯入中国市场
正赶上咱们国家金融信息化的浪潮
那时候,工行、建行的核心交易系统里到处都是埃里森他们的数据库密码,像是家里钥匙一样
甲骨文用那种“稳定可靠”的糖衣包裹着“技术绑架”的毒药,灌给了几乎所有大企业
想想当时,咱们中国联通升级系统,没找官方指定团队,结果就罚了四千万
中国移动也一样,想换个计费系统,结果被逼签“10年服务费等于20%的霸王条款”
这种事听得我都想翻白眼
更不要说,甲骨文的吃相实在是不太雅观,硬是要把咱们中国企业当成“羊毛”,还搞出那些霸道条款
● 技术变成鸦片,付费变成庚子赔款
你知道伐,最让人生气的,就是那时候甲骨文在重要时刻
竟然敢掐断咱们国家电网的技术支持
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一下子瘫痪了,咱们的工程师们只好赶紧飞到美国去“道歉”
真是“活生生的技术殖民”
他们明明就是想把咱们的市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软件就是“鸦片”,付的钱更像是“庚子赔款”,咯些条款
完全让中国企业苦不堪言
大家还记得埃里森当年在内部会议上的狂言:“我永远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额真心觉得蛮气人的,搞得当时中国的工程师们
连个技术总监都得是美国人
那段时间,咱们的工程师们要看着埃里森的脸色过日子,优化系统性能,尽管可能提升了30%,磨叽到最后功劳却还是被美国的同事拿去升职
额真心觉得“蛮不公平”
这其实就是美国那种“种族隔离式”的管理,暴露了他们骨子里的殖民思维:在他们心里,咱们中国工程师就只配干个“技术佃农”,要继续搞高端技术
估计是在他们的“禁区”之外
● 2008年起的反击:咱们开始不再束手就擒
说到这,侬一定要知道,2008年那次,甲骨文突然把涨价通知发到阿里的会议室里
从800万涨到2000万年费
对那个时候的阿里来说,钱不算多
但甲骨文那态度摆明了就是“勒索”
但,阿拉觉得不能就此认输,王坚带着团队在地下室埋头苦干了整整五年
没有被他们的“硬扛”打倒
结果,那350亿的交易,零故障
完全像是打了甲骨文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一幕,额心里老觉得“蛮过瘾”的
到2016年,咱们中国自己造的数据库在国际大赛上,创下了每秒4200万笔交易的记录
直接把甲骨文的“神话”打得粉碎
自此以后,咱们中国的工程师们就不再惧怕他们的“勒索”了
华为、腾讯都纷纷加入战局
腾讯的TDSQL,能应付微信支付每秒百万级的交易,流畅得不得了
完全是“数据的钥匙”握在手里
建行在2018年宣布停用甲骨文,那瞬间
像是一句“我们自己人”的宣言
● 中国工程师的逆袭——从被压迫到引领
你知道伐,这些年来
咱们的工程师们一点点撕开了甲骨文的“技术殖民地”身份
那时候,咱们的数据库在国际比赛上大放异彩
2016年,财政部一声令下,政府采购优先国产数据单,像是潮水般把甲骨文赶出市场
市场份额从90%跌到60%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那是咱们的工程师们
到2019年,央行发出命令:所有银行都要在2021年前
工行、招商银行纷纷解约,裁员成为必然
900多个中国员工被“扫地出门”的时候,陆家嘴的甲骨文研发中心变成了空壳
曾经埃里森放下毒誓,不让中国人升到高层,现现在
咱们中国工程师们根本不稀罕在他们公司混日子
反而,甲骨文的“末日”还在继续
2019年,甲骨文花了280亿美元收购医疗公司Cerner
结果背上了800亿的债务
到了2024年,这家曾经占据中国市场90%的巨头
眼下,看着他们的模样,就像是中国工程师们赶下了台的“殖民者”
只剩下在全球角落里舔着当年在中国捞的钱
咯些,咱们中国的数据库产业在以更快的速度、更加贴合本土的技术
侬看看,咱们的工程师们,真是“老厉害额”,用他们的智慧,把这个“洋公司”打得稀巴烂
迎来了真正的“自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