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说这年头,怎么总有人能把好好一手牌打稀烂呢?我刚刷到那个郑智化的事儿,真的,手机差点没拿稳。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就跟有人在你耳边嗡嗡叫,还不是蜜蜂,是那种蚊子,烦透了。
怎么说呢,就觉得挺无语的,你说一个人好好唱歌,把作品留给大家多好,非得跑出来搞这些有的没的。这事儿一出来,评论区就炸了锅了,你想想,得多少人跟我一样,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的。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记得前几年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好像是哪个明星在海外发言不当,结果回来就直接“查无此人”了。那会儿就有人说,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怎么就有人偏不信邪,非得去碰雷呢。
就说他那些歌,当年多火啊,什么《水手》《星星点灯》,那都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金曲。我小时候还学着唱过几句,觉得特励志,特有力量。结果呢,现在再听,心里就不是那个滋味了,感觉有点拧巴。
你说这图什么呢?是为了标新立异,还是觉得没人管得了自己?反正我看着是挺不解的。这些艺人,好歹也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被盯着看,粉丝那么多,尤其是年轻的粉丝,很容易就被带偏了。
这事儿要是往深了说,其实也挺复杂的。艺人在海外的言行,和他们在国内的形象,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撕裂。有人觉得那是个人自由,有人觉得那是挑战底线。我觉得吧,自由不是没有边界的,尤其是公众人物。
你看,这事儿现在还在发酵,微博上已经吵翻天了。有人直接开骂,有人还在试图辩解,但更多的人,像我这种,就是觉得挺失望的。你说好好的情怀,一下子就稀碎了,拼都拼不起来。
而且这种事儿,它也不是孤例。这几年,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类似的例子了,一些明星,艺人,甚至是网红,一不小心就踩了红线。有的是无心之失,有的是明知故犯,但结果往往都很惨淡。
就拿去年一个数据来说,具体我也记不清是哪个平台公布的了,大概是说,过去三年里,因为各种负面新闻而导致商业价值严重受损的艺人,比例上升了接近百分之三十。你看,代价是实实在在的。
这些艺人团队,平时公关费用花不少,做人设搞宣传,结果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一次行为,全都白搭了。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点都不夸张。
说句不客气的,难道他们不看新闻,不上网吗?那些因为类似原因被封杀的同行,难道他们没看到吗?还是说,总觉得自己是特殊的那个,可以例外?这心,也太大了吧。
我记得之前有篇报道,是讲一些老一辈艺术家的,他们那时候,在舞台上,在生活中,都是一板一眼,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不是为了作秀,是真的觉得,自己代表着一种形象,有责任感。
再看看有些人就是把自己当成了流量工具,觉得只要有关注度就行,哪怕是负面的。这种想法,太短视了,也太可怕了。
我刷着手机,看着那些评论,从愤怒到无奈,再到有点想笑。你说这人,到底脑子里在想什么呢,是不是觉得全世界都得围着他转?
这事儿真是让人警醒。作为公众人物,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里总得有点数吧。如果连这点最基本的自觉都没有,那可真没办法了。
这阵风潮,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过去啊。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