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五的市场像坐过山车,不少人心态直接炸裂。权重股一发力,小票就被抽空了水分,短线选手纷纷叫苦。这种极端行情下,到底机会去哪儿了?谁能在动荡中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正文
这波行情让不少投资者直呼看不懂。八月指数其实还算坚挺,但小票却成了“炮灰”,流动性被虹吸得干干净净。很多短线玩家刚赚到的钱,一周又全吐回去了。不光如此,基金净值也让人揪心,这时候考验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心态。
说到底,市场永远都是这样:风格切换时,你会发现以前那些“优等生”——比如山河、奇正、国机、大元——曾经只要踩准节奏,就能轻松吃瓜。但最近,“优等生”变得稀缺,有些标的挖出来迟迟不启动,让不少人开始怀疑人生。这时候最容易犯错,就是盲目追高或者彻底放弃,其实真正的大机会往往就在大家犹豫、质疑的时候悄然出现。
这里面有个认知误区值得警惕:很多人以为只要权重涨,小票必然跟着起飞。但实际上,大资金主导下的小盘股很难受益,因为流动性被抽走,只剩下情绪波动。所以,并不是所有板块都能沾上通胀或政策利好的光,要学会辨别结构性的机会,而不是盲目跟风。
那现在还能怎么布局?先来看几个预期差方向:
1. 消费电子产业链:“华为Mate智慧屏”和苹果秋季新品发布,是近期炒作热点。相关产业链如新型显示、芯片和配套材料企业已经提前有资金布局。如果后续新品超预期释放需求增长,比如Mate TV9月4日发布、iPhone17前瞻9月10日开启,这些标的可能迎来补涨窗口。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板块业绩环比提升近18%,部分龙头公司订单排到年底。因此,可以重点关注半年报表现亮眼且题材记忆点强的公司,例如爱普GF(香精香料+新型烟草),低位启动潜力较大。
2. 新兴食品与健康赛道:以索宝DB为例,大豆蛋白、人造肉概念横盘已久,上周五突然倍量涨停,有突破平台迹象。据Wind数据显示,人造肉行业2023年全球增速达22%,国内渗透率仍处于早期阶段。此外,今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下半年相关企业利润弹性可观。
3. 固态电池及新能源方向:固态电池本轮持续活跃,但关键看先导弹性的反馈。目前行业内技术壁垒高企,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加速试产。据中信证券研报分析,如果Q4固态电池规模化落地,将带来供应链整体估值提升空间,可关注具备核心专利和产能扩张能力的细分龙头。
对于保守派来说,还可以做指数冲关4000点的金融助攻剧本。今年以来券商和金融IT表现抢眼,如东财、小银杰等核心龙头均创历史新高。如果指数突破关口,这类品种有望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再说几条可操作建议:
1)资产配置方面建议适度降低小盘投机仓位,把更多比例转向业绩确定性强的大市值成长股,比如科技硬件、新能源零部件,以及消费电子上下游;
2)对热门题材保持动态观察,不宜追高接力,应根据竞价单子和消息面变化灵活调整仓位;
3)利用周期轮回特征,在板块低迷时逐步建仓,而非一味等待热点爆发后才介入,从而规避情绪反复带来的损失。
此外,对信息源一定要甄别真伪,不要轻信所谓内幕消息,多参考券商研报分歧观点。例如,中金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偏宽松将推动科技成长,中信则强调结构性机会更重要,广发则提醒注意风险防控,各家角度不同但都强调择时与择股并重。
面对谷市周期,每个人都该问自己一句话:“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吗?”只有冷静应对、不随K线起舞的人才能在下一轮主升浪里笑到最后。九月份风格是否切换尚未明朗,但市场总归是螺旋式前进,该来的终究会来。有耐心、有策略的人,总会等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季节。
结语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是在行情躁动时频繁折腾,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还是在别人质疑放弃的时候默默坚守自己熟悉领域?你的选择,会决定未来账户里的数字,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