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20日,山西武乡县八路军总部。
彭德怀放下手中的情报,脸色铁青。日军的「囚笼政策」已经把华北根据地切割得支离破碎,而重庆方面竟然还在和日本人暗通款曲!
参谋长左权匆匆走进来:「德怀同志,又有新情况!日军正在加紧修筑碉堡,企图彻底封锁我们的根据地。」
彭德怀猛地站起身来,一拳砸在桌子上:「岂有此理!日本人把我们当成瓮中之鳖了!」
就在这时,通信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告!延安来电!毛主席指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01
7月初,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缓缓开口:「同志们,现在的形势很严峻。」
「日本人一面在华北推行囚笼政策,一面在重庆活动,企图诱降蒋介石。」
「如果蒋介石真的投降,我们就要独自面对日本侵略者了。」
朱德皱着眉头:「主席,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蒋介石确实在动摇。」
「汪精卫已经在南京成立了伪政府,国民党内的投降派势力越来越大。」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恐怕真的要出大问题。」
刘少奇担忧地说:「主席,现在国际形势也对我们不利。」
「德国在欧洲势如破竹,英法两国自顾不暇。」
「美国还在观望,苏联又和我们有分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谨慎?」
毛泽东摇摇头:「少奇同志,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主动出击!」
「如果我们一味被动防守,只会让敌人越来越嚣张。」
「只有打出威风,才能让全国人民看到希望!」
周恩来深思熟虑地说:「主席,德怀同志在前线,最了解敌情。」
「我建议听听他的意见。」
毛泽东点点头:「好,给德怀同志发电,让他到延安来一趟。」
三天后,彭德怀风尘仆仆地赶到延安。
他刚一走进会议室,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
毛泽东关切地问:「德怀同志,前线情况怎么样?」
彭德怀放下军帽,脸色沉重:「主席,情况很不乐观。」
「日军在华北修筑了密密麻麻的碉堡,像蜘蛛网一样把我们的根据地分割开来。」
「他们还在主要交通线上加强了兵力,企图彻底封锁我们。」
「最可恨的是,重庆方面不但不积极抗战,还在暗中和日本人接触。」
「如果我们再不行动,真的要被困死了!」
朱德点点头:「德怀同志说得对。」
「敌人的囚笼政策确实很毒辣。」
「他们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把我们分割包围。」
「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根据地会越来越小。」
彭德怀激动地站起身来:「主席,我们不能再等了!」
「现在正是青纱帐起、雨季来临的时候,最适合我们行动。」
「我建议立即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破袭战,彻底破坏敌人的交通线!」
「让日本人知道,我们八路军不是好惹的!」
刘少奇有些担心:「德怀同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风险很大。」
「一旦失败,我们的损失会很惨重。」
「而且,这样做会不会暴露我们的实力?」
彭德怀冷笑一声:「少奇同志,难道我们要永远躲躲藏藏吗?」
「抗战三年了,有人说我们八路军'游而不击'!」
「现在正是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时候!」
「至于暴露实力,我们本来就没打算永远隐藏下去!」
周恩来沉思道:「德怀同志,如果真要打,我们有多大把握?」
彭德怀走到地图前,指着正太铁路:「总理,我们已经研究过了。」
「正太铁路是敌人在华北的交通大动脉,连接着山西和河北。」
「如果我们能够切断这条铁路,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就会陷入混乱。」
「我们可以集中三个师的主力,同时在多个地点发起攻击。」
「敌人兵力分散,根本无法应付我们的全面破袭。」
毛泽东仔细地看着地图,问道:「德怀同志,你准备投入多少兵力?」
彭德怀思考了一下:「主席,我建议以22个团的兵力为主力。」
「晋察冀军区出10个团,129师出8个团,120师出4到6个团。」
「加上总部直属部队,总兵力大约5万人。」
「这样的规模,足以对敌人造成重大打击。」
朱德赞同地点点头:「德怀同志的计划很周密。」
「22个团的兵力确实不小,但分散在这么长的战线上,也不算太多。」
「关键是要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德怀同志,这个计划很好。」
「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可能的后果。」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肯定会疯狂报复。」
「我们的根据地能承受得住吗?」
彭德怀坚定地说:「主席,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各根据地的民兵和游击队都已经动员起来。」
「就算敌人报复,我们也不怕!」
「况且,与其被敌人慢慢困死,不如主动出击,打出一片天地!」
02
同一时间,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司令官多田骏中将正在主持作战会议。
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汇报道:「司令官阁下,囚笼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
「八路军的活动范围被大大压缩,已经很难对我们构成威胁。」
「各据点的守备也很稳固,八路军近期没有大的军事行动。」
多田骏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看来支那人终于老实了。」
「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共产党军队狡猾得很。」
「要继续加强各据点的防务,防止他们偷袭。」
独立混成第4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中将插话:「司令官阁下,我觉得八路军已经不足为虑。」
「他们装备落后,兵力分散,根本无法发动大规模攻击。」
「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对付重庆政府上。」
多田骏摇摇头:「片山君,你太乐观了。」
「八路军虽然装备落后,但战斗意志很强。」
「而且他们熟悉地形,有群众基础。」
「如果我们麻痹大意,可能会吃大亏。」
第一一〇师团长新庄淳中将同意道:「司令官说得对。」
「据我了解,八路军最近在暗中集结兵力。」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意图,但必须提高警惕。」
笠原幸雄翻开文件:「根据情报部门的报告,八路军确实在进行某种准备。」
「但他们的行动很隐蔽,我们还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目的。」
「有可能是为了突围,也有可能是准备袭击我们的某个据点。」
多田骏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不管他们想干什么,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命令各部队加强戒备,特别是铁路沿线的守备部队。」
「一旦发现八路军的大规模行动,立即报告。」
片山省太郎有些不以为然:「司令官,我觉得您过于谨慎了。」
「八路军即使想攻击我们,也不过是骚扰性的小规模战斗。」
「以我们现在的防御力量,完全可以应付。」
多田骏严肃地看着片山:「片山君,轻敌是兵家大忌。」
「八路军能够在我们的重重包围下坚持到现在,绝不是等闲之辈。」
「我们决不能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新庄淳点点头:「司令官英明。」
「我会立即通知所属各部队,加强警戒。」
「特别是正太铁路沿线,更要严密防守。」
笠原幸雄补充道:「我建议增加巡逻的频率,加强各据点之间的联系。」
「一旦有情况,要能够及时支援。」
多田骏满意地说:「很好。就按照这个部署执行。」
「另外,要加强对八路军活动的侦察。」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03
7月22日深夜,山西武乡县八路军总部。
彭德怀刚刚从延安赶回前线,立即召集了紧急作战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朱德、左权、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各师主要领导。
彭德怀开门见山:「同志们,中央已经批准了我们的作战方案。」
「现在是制定具体作战计划的时候了。」
朱德接过话头:「德怀同志,主席有什么具体指示?」
彭德怀翻开笔记本:「主席说,这一仗要打出我们的威风。」
「不仅要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更要让全国人民看到希望。」
「同时,也要向那些投降派证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
刘伯承点点头:「主席的指示很明确。」
「那我们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彭德怀走到地图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正太铁路。」
「这条铁路是敌人在华北的交通大动脉,必须彻底破坏!」
「同时,我们还要破袭同蒲、平汉、津浦等其他铁路线。」
「让敌人的整个交通网络陷入瘫痪!」
聂荣臻问道:「德怀同志,具体的兵力部署是怎样的?」
彭德怀指着地图:「晋察冀军区负责正太铁路石家庄到平定段。」
「129师负责平定到榆次段。」
「120师负责同蒲铁路北段。」
「各部队要同时行动,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邓小平关心地问:「德怀同志,我们的后勤保障能跟上吗?」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需要大量的弹药和给养。」
彭德怀自信地说:「小平同志,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了。」
「各根据地的民兵和群众都会全力支持。」
「弹药方面,我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的数量。」
「给养就地解决,绝不会拖累作战。」
左权补充道:「德怀同志,我们还要考虑敌人的反击。」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肯定会疯狂报复。」
「我们要做好反扫荡的准备。」
彭德怀坚定地说:「左权同志,这一点我们早就想到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日本人要报复,我们就陪他们打到底!」
「中国人民是不会被吓倒的!」
刘伯承提醒道:「德怀同志,我们还要注意保密。」
「这么大的行动,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彭德怀严肃地说:「伯承同志说得对。」
「各部队的行动要绝对保密,不得泄露半点风声。」
「所有参战人员都要严格遵守纪律。」
朱德最后总结道:「同志们,这次行动意义重大。」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证明,八路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让日本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
会议结束后,各师领导立即返回部队,开始紧张的战前准备。
04
8月8日,八路军总部作战室。
彭德怀正在审阅最后的作战命令。
这份命令将决定数十万军民的命运,也将影响整个抗战的进程。
左权走过来:「德怀同志,各部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等您一声令下了。」
彭德怀放下笔,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左权同志,我心里也很紧张。」
「这是我们八路军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动出击。」
「成功了,我们就能打破敌人的囚笼。」
「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左权坚定地说:「德怀同志,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有正义的事业,有英勇的战士,有人民的支持。」
「日本侵略者再强大,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彭德怀点点头:「左权同志说得对。」
「是时候让日本人尝尝我们的厉害了!」
他拿起红笔,在作战命令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传我的命令,8月20日20时,各部队同时发起攻击!」
「行动代号:正太铁路破袭战!」
通信员立即起身:「是!保证完成任务!」
就在这时,朱德走了进来:「德怀同志,延安又来电了。」
彭德怀接过电报,看了一遍:「主席询问我们的准备情况。」
朱德笑道:「看来主席也很关心这次行动。」
彭德怀沉思了一会儿:「老总,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不是担心这一仗打不赢,而是担心打赢之后的后果。」
「日军肯定会疯狂报复,到时候我们的根据地会承受巨大压力。」
朱德拍拍彭德怀的肩膀:「德怀同志,你想得太多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们既然决定要打,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况且,不打也是死,打了至少还有希望!」
彭德怀用力地点点头:「老总说得对!」
「与其被敌人慢慢困死,不如痛痛快快地干一场!」
「就算天塌下来,我们也要顶住!」
8月15日,各参战部队陆续到达指定位置。
战士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向敌人的据点靠近。
工兵们携带着炸药,准备炸毁铁路桥梁。
民兵和游击队也积极配合,为主力部队提供情报和支援。
整个华北大地,暗流涌动。
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战即将爆发。
05
8月19日深夜,彭德怀的指挥所里灯火通明。
距离总攻开始只有几个小时了,但他依然在反复检查作战部署。
「德怀同志,您该休息一下了。」左权关切地说。
彭德怀摇摇头:「左权同志,我哪里睡得着?」
「明天就要开打了,我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这一仗关系到八路军的声誉,关系到抗战的前途,容不得半点马虎。」
通信参谋跑进来报告:「司令员,各部队都已经到达攻击位置。」
「129师报告,部队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晋察冀军区报告,民兵已经切断了敌人的电话线。」
「120师报告,已经完成对同蒲铁路的包围。」
彭德怀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看来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
左权看了看手表:「德怀同志,现在已经是8月20日凌晨1点了。」
「还有19个小时就要开始总攻。」
彭德怀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左权同志,你说这一仗能打成什么样?」
左权思考了一下:「德怀同志,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胜算很大。」
「敌人的兵力分散,防守薄弱。」
「我们又是突然袭击,占尽先机。」
「只要按照计划执行,一定能够重创敌人。」
彭德怀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日军虽然分散,但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我们必须迅速歼敌,不给他们集结反击的机会。」
就在这时,通信员又跑进来:「报告!延安来电!」
彭德怀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主席祝我们旗开得胜,并要求及时报告战况。」
左权兴奋地说:「看来主席对我们很有信心。」
彭德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左权同志,传我的命令。」
「各部队按计划执行,8月20日20时准时发起攻击!」
「这一仗,我们要打出八路军的威风!」
「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傍晚时分,彭德怀走出指挥所,仰望西方的天空。
夕阳西下,群山如黛,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但他知道,这种宁静即将被震耳欲聋的炮声打破。
左权走到他身边:「德怀同志,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各部队的指挥员都在等待您的最后命令。」
彭德怀转身看着左权:「左权同志,你知道吗?」
「我当兵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过。」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责任重大。」
「这一仗不仅关系到我们八路军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左权坚定地说:「德怀同志,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没有退路!」
彭德怀用力地握住左权的手:「好!那就让我们创造历史吧!」
远处传来了微弱的信号弹声,那是各部队在进行最后的联络。
整个太行山区,20万八路军将士正在等待着那个历史性的时刻。
而这一刻,将永远改变中国抗战的格局。
06
8月20日20时整,华北大地。
随着彭德怀一声令下,一颗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
刹那间,在华北5000里交通线上,八路军105个团、20余万人全线出击!
枪声、爆炸声响彻华北,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正式打响!
正太铁路沿线,八路军战士如猛虎下山,扑向日军据点。
娘子关、平定、阳泉、榆次,到处都是激烈的战斗。
129师385旅在狮脑山与日军激战七昼夜,牢牢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
晋察冀军区部队炸毁了井陉煤矿,切断了日军重要的燃料供应。
120师在同蒲铁路北段连续作战,彻底瘫痪了这条交通线。
日军猝不及防,到处求援,但各据点都被八路军紧紧围困。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仅仅一个月时间,八路军就取得了辉煌战果:
攻克据点293个,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
毙伤日军20645人,俘虏日军281人。
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当捷报传到延安时,毛泽东激动地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报道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百团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但是,日军的疯狂报复也随之而来。
从1941年开始,日军调集重兵对各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
对于这场战役,后来有不同的评价和争议。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百团大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正如彭德怀后来所说:「打敌人罪在哪里?功过是非,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07
1940年10月底,关家垴战斗。
这是百团大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恶战。
日军冈崎大队500余人逼近八路军总部,彭德怀亲自上前线指挥。
激战两昼夜,八路军付出重大牺牲,但最终击退了日军。
战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等人登上关家垴,察看日军构筑的工事。
看到日军挖的「猫耳洞」,刘伯承感慨地说:「别小看这小小的招式,非常实用,凭我们现有的武器还真难对付。」
彭德怀沉默不语,心情沉重。
这一仗虽然胜利了,但伤亡太大,让他深感不安。
在后来的《彭德怀自述》中,他把关家垴战斗列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
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坚持对百团大战的总体评价:
「百团大战是正确的,是必要的。它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虽然在战术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战略意义是积极的。」
08
百团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80多年了。
但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
这场战役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困难多么巨大,我们都不会屈服!
彭德怀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时,依然要发扬百团大战的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民族的复兴,我们要继续奋斗!
这就是百团大战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这就是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